詹京霖电影状况排除 排除状况后依然存在问题

  詹京霖导演以此片拿下2013台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十月三日,在学校的系办外面看着布告栏信息,一名…

 

詹京霖导演以此片拿下2013台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十月三日,在学校的系办外面看着布告栏信息,一名女子走了过来塞给我一张手掌大的黄色DM。

同学,下礼拜三有詹京霖的短片放映喔!欢迎来观赏!她说。随即她又拿一叠出来,说:哀呀,我太晚发了,你可以帮我发给你的同学吗?

我默默地接下那一叠,想像它们等一下被丢进资源回收桶的画面。但我没有丢进回收桶,我很良心的放在图书馆的桌上供人取阅。一叠传单的窘境状况就这样排除了。

《状况排除》对于这片名,其实我一直有依稀的印象。

传单上大致上写着,状况排除,十月九日中午十二点半在小剧场放映,晚上七点半还有导演莅临座谈。但我有兴趣的只有放映的时间,我不懂为什么导演要晚上七点半才出现,是因为希望同学们回去思考再与他对话吗?

进入正题。状况排除了,但问题解决了吗?

社会底层的呼吸,又有谁会驻足凝听?

宪兵阿禾面临升迁的关头,接获了全国水资源会议维安的执勤任务,但学长的压迫,加上爸爸这颗未爆弹(爸爸与乡亲讨论抗议行为)让阿禾心中倍感压力。

到了现场,阿禾果然发现了爸爸的身影,并且柔性劝说的要他离开,但爸爸却耍了心机,看了儿子领带上的军徽一眼后,悄然离去……

阿禾以为状况已经解除,但实则这棵定时炸弹仍继续倒数着。而后,阿禾接获消息,会议内有几名陌生脸孔但却有着维安的暗号,多加警备。阿禾凑近一看居然是爸爸的乡亲朋友,在接下来一连串紧凑的拉扯下,炸弹爆炸了,在阿禾的心中炸的烟硝漫天。

然后爸爸死命的逃跑,阿禾上前追缉。父子俩的关系也在这样一前一后的过程中渐渐断裂。

片尾,状况都解决了,但问题问仍然存在着。


整部片以黑白色为基调,只有在阿禾忆起过去爸爸走在农田与他玩捉迷藏的背影时,才是鲜艳的彩色视频。整体的风格也很明确,使用了适当的跳接,为这荒诞的状况做了很好的诠释。

在刚开始阿禾与爸爸在狭窄的空间、简陋的饭桌上吃饭,我们得知了阿禾即将升兼,这边的跳接也忠实的呈现爸爸的不以为然以及阿禾的无奈。

阿禾前去洗碗时,必须绕爸爸座位后面那狭小的走道,这其实也暗示了后面爸爸给予他的压力的庞大,而这样的绕背,也做了整出戏的连贯,包括了儿时看着爸爸的背影,在确定爸爸离去时的背影,在会议上爸爸大闹的背影,在楼间追逐时爸爸的背影,还有爸爸被抓的背影。尽管阿禾不能谅解爸爸的所做的一切,但他还是选择了儿子的这个社会角色来对待爸爸。

片中很多细节都处理得妥当,灯光也是可圈可点,为这样吊诡的状况更添加了几分味道。还有音效的处理,在抗议会场时,使用的大量村名的特写,在配上多重轨道的抗议声响,而后更又加上了维安对讲机的呼叫声,如果只有特写,我们并不会觉得现场很凌乱,但因为音效的重叠加入,使得慌乱的氛围也整个围绕了我们观看的空间。

至于,为什么只有回忆片段才是彩色的,我想这不仅是社会、也是主角阿禾的心灵写照吧。儿时的欢愉,对比现在身在黑暗的军人教条里;儿时爸爸在田间的无忧虑,对比现在父子俩的不理解与不谅解;儿时农田稻禾随风摇曳,对比现在政府大肆地剥夺农业。

军人规则的黑白、亲情鸿沟的黑白、政府社会的黑白,都更凸显了心中那一块小小的色彩。偏偏这样的彩色,往往都是远离的、失去的、找不回的。

人类总是在这样的循环里不断的不断的不断的弥留。

回到视频,我认为追逐的部分仍稍嫌太碎,虽然想要表现出慌忙、宁乱的过程,但却失去了原本跳接的味道,变成了有点警匪片的快剪。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很好的短片。人类应该为社会服务,电影就应该要为社会发声。

关于作者: baoling

更懂你的麻辣娱评,超新鲜头条娱乐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