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姆·门德斯1917 战争片也有艺术价值

萨姆·门德斯这部电影真的很好看。 大胆地用一镜到底的方式刻画战争的狰狞面孔,不用强调就知道这真的很厉害。或许谁…

萨姆·门德斯这部电影真的很好看。

大胆地用一镜到底的方式刻画战争的狰狞面孔,不用强调就知道这真的很厉害。或许谁都可以想到,但不一定谁都能够做的到,《1917》不仅做到了而且还拍的很美,不管是枪林弹雨、烟硝缭绕的模样,还是那因为战争而废墟的村庄的远方光火,还有穿越各种战争场景而越发狼狈的模样,但有趣的是在各种美的场景之下看见各种战争的残酷,让观者在“视觉上的美”与精神上的丑“之间纠结与徘徊。很难想像这部片当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以及工程有多浩大,才有办法完成一场又一场的调度走位。

《1917》的故事其实很简单,甚至用一句话就可以形容完这个电影的大纲:两个小小中尉必须穿越战线传送消息给友军,否则将会有1600人牺牲。但电影却选择用最困难的方阐述这个故事,也就是ㄧ镜到底。

电影好像什么都没说,却也道尽了一切。它什么都没说,只是让你看着,然后你就会什么都懂了。它没有宣扬战争多丑恶、没有形容生命的脆弱、没有放大战场的恐惧,但你却都看到了。战争就是这样,必须用“看”的才能懂它的可怕。

而《1917》并没有朔造一个英雄,也没有强调军人精神这种俗套的情绪,当主角穿越长长的壕沟时,在一镜到底的镜头之内很明白的可以看见那些军人们的恐惧与无奈,他们从壕沟爬上去往前冲,凭的全是一嘴气势,但在枪弹无情、死亡容易,不管是谁在中弹时的国家精神军人誓言全都是狗屁。

国家结构用“国家精神”把你抓上战场要你往前冲,然后又继续卖弄“家庭情操”让你要为了你爱的人坚持下去,

你上战场牺牲奉献除了为了国家也是为了你爱的人。

但当主角在片尾把自己的精神支柱拿出来以后,观众也就不言而喻的明白了:没有人可以从这些结构脱身。

这边我是认为就算没有给主角一个家庭,也不会影响这部电影的好看,我相信这个角色有很大一部分是绝对怕死的生理激素,才有办法躲过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所以家庭这个元素我认为是多余的。

怕死本来就是ㄧ个正常的情绪,普遍发生在普罗大众的身上,而这个角色只是刚好没有死而已,但巧合也只是集体潜意识的作用,所以或许那1600人的大部份怕死,导致的这个必然的结果产生。(请当我这段在胡扯吧)

那就换来说说一镜到底吧。这里的一镜到底如同《鸟人》,用着一些过场技巧掩饰换镜的瞬间,听起来容易,但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所以一定要赞扬这部电影的场面调度,不管是角色前后位置的交换,还有镜头在前在后的跟拍交换,各种走位交换都恰如其份,让观者也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这种“方法摄影”用在这部片非常适合。

结论,在艺术价值上,《1917》的确树立了一个新的标竿,如今要谈论关于好看的战争片,1917一定首当其冲。也绝对是必看的电影之一,愿世界和平。

关于作者: baoling

更懂你的麻辣娱评,超新鲜头条娱乐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