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紫禁城 明朝皇城气势恢宏

苍茫华夏几千年历史,走过漫长的岁月,文明除了记载在史籍上,大多都已埋藏在地下,唯有故宫留存下来。它经历了时间的…

苍茫华夏几千年历史,走过漫长的岁月,文明除了记载在史籍上,大多都已埋藏在地下,唯有故宫留存下来。它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有的地方已然残破,但留存下来的,依然能彰显当年的恢弘气象,作为很长一段时间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统治中心,它过去叫做《紫禁城》。

 

《紫禁城》从一副明代描绘都城“万国来朝”气象的画作讲起,讲述了紫禁城作为我国明、清两代政治中心的历史,这不仅仅是这座恢弘皇城的过去,也是整个中国历史的重要篇章。

自古以来,北京都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城市,在战国时它是燕国的都城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这里又被划入了北部重镇涿郡,后来它是京杭运河的北部终点,一直是离中国北部边疆最近的大城市。唐代以后,它进入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统治阶段,成为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分水岭。直至明朝,朱棣镇守于此,捍卫中国的北大门。

 

当朱元璋建都南京时,他最理想的都城并不是那里,因为南京离北方边境实在太远了,远远无法抵御刚刚被赶走的元政权,蒙古贵族很可能卷土重来,只有都城在北方才能迅速调兵抵御。

但要问他迁都到哪里,他也绝不想去已经残破不堪的汴梁、西安和洛阳,他的目光扫向了自己的家乡凤阳,这里是他帝王梦开始的地方,他在此处有过太多的回忆,他想让这里成为大明新的政治中心。

 

朱元璋对大明的梦想和规划,从如今还在考古开发的凤阳故宫就可见一斑,那里有与北京故宫一样精巧的雕饰和磅礴的体量,只是大明之初不允许朱元璋做这样任性的选择,因此他短暂的放弃了迁都凤阳的愿望。

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这愿望最终也没能实现,凤阳在之后明朝近三百年的统治中,一直作为陪都,因为他的儿子朱棣,对大明王朝有着更加宏伟远大的规划。

 

朱棣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了戎马生涯,为他的父亲建功立业,本来他的雄才伟略也是被父亲认可的,可惜他并非长子,因而战力超群的他被父亲封为“燕王”镇守国门。

如果继位的是他的长兄朱标,可能他会收起身上的锋芒,继续为大明戍边征战。可是造化弄人,兄长的病逝让一切有了变数,侄子朱允炆上位后实行削藩,兄弟们被贬为庶人,或惨死或幽禁,继续坐以待毙,侄子下一个目标就会是自己。

 

一场名为“靖难之役”的内战开始了,骁勇善战的朱棣最终取代了“心慈手软”的朱允炆,成为有明一代最重要的霸主。他深知父亲想要迁都的初衷与愿望,但他觉得凤阳还不够北,只有坐据最北的都市北平(他为燕王时被赐名),才能更好的防御横行世界的蒙古铁骑。

因此他不再将目光放在都城南京,而是带着朝臣北迁至北平,并将这里命名为北京,他提出了“天子戍边”的座右铭,势要捍卫住大明北方的边境。

 

但其实朱棣的眼光何止当时的大明,他也不想真的一辈子戍边,他是想借由北京为翘板,图谋更广阔的北部边疆。他不但这么想了,也一直这么做着,而在北京中心,以他当年的燕王府为基础,一座气势恢宏的新皇城也拔地而起,这就是紫禁城。

紫禁城最初底本不止是朱棣的燕王府,还有元大都里的旧皇城,这从“断虹桥”上来自元代的石刻就可见一斑。

 

紫禁城的建造并非一朝一夕,它作为明、清两代的帝王居所,要以王朝的需要时时更新,明代早期的建筑早就已被翻新,石质地面也已深埋地下,但那些最初的结构依然还在,它既是一代代帝王的生活映像,也是一代代劳动人民的心血结晶。

《紫禁城》讲述的不仅仅是这座城的历史,也是中国明、清两代的发展史,更是将名字镌刻其中的工匠们不为人知的建造史。它的叙述通篇都是以人为本,让人为之耳目一新,为身为劳动人民的自己骄傲,更为中华之恢宏大观而自豪。

关于作者: baoling

更懂你的麻辣娱评,超新鲜头条娱乐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