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礼安代表歌曲《慢慢等》 好听的歌曲上KTV热歌榜

这一个周我一直在听韦礼安。从《慢慢等》到《爱如空气》再到他的《this love》以及他的《狼》。他悦耳的音乐…

这一个周我一直在听韦礼安。从《慢慢等》到《爱如空气》再到他的《this love》以及他的《狼》。他悦耳的音乐陪伴了我这周上下班的路途。

他87年生人,32岁,和萧敬腾林宥嘉同岁,出道只比后两者晚了一年。但是名气和后两位相比,高下立见。虽然从创作歌手的角度而言,韦礼安已经有了《狼》这首金曲奖,以及《有所畏》这张能跟eason老师共同入围的专辑,实力得到了主流的认可;但是比起别人的路,总觉得他这条路好像走了特别久。而这路走的辛苦程度就是,一定要直到他不只沉溺于他最擅长的吉他,非要加入电音、加入摇滚,加入各种五花八门的尝试,才能得到金曲奖评委的青睐。

WN倒是一语道破了韦礼安红不起来的原因——因为他的“照顾大众审美”的歌,没有做到极致。就说无论是四小天王周王陶林,还是前面提到的萧敬腾林宥嘉,他们自己真正”玩音乐“的作品,流传度也都是有限的。之所以他们获得的更多的名和利,的确是因为他们“商业化”的作品做得更好。《有没有》,《因为爱》这样的歌,更像是专注玩音乐的他,为了照顾大众而交出的作业,而没有把他的声线,风格,完美地整合进音乐里。如果说流行音乐得KTV者得天下,翻开KTV热歌榜,看看韦礼安的第一首歌在第几页,也就大致明了了。

不过,我喜欢一个人从来不想这么多。然后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在音乐这个行业,“等待被认可”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它可能是一个“我的的确确在写我最擅长的音乐,但是这首歌还是没被人听到”的故事;又或许是“我终于写出了能被人听到的音乐,可惜市场并不为我买账”;更有可能是“我的歌既被大众喜欢,又被市场买账,但是,没有人知道这是我的歌”。最后一种,仿佛就是韦礼安面临的境遇,在2018年,他的《女孩》被另一个宝岛男孩在某一档火遍了广大少女心的选秀节目中一唱成名;他的《狼》也被一位有个性的女孩子唱出了自己的味道。

然而,还是没有人知道谁是韦礼安。

他真的不是不够帅。他也不是不够好。可是我真的也是不愿意用一个最俗套的词语叫做“生不逢时”给到他头上。我觉得这词儿,太俗。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音乐、综艺、电视,是依靠着市场的喜欢活下去的行业。是抢占大众注意力的行业。是靠着这分到的仅有的一些注意力试图赚钱的行业。它残酷,因为每一个人的“被发现”、“被喜欢”,可能没有什么道理;因为它遵循的可能不是“只要我努力我就一定能有收获”的这么一种规律。如果说只有0.1%的从业者可能会被大众看到,被讨论,带来所谓的流量。而那剩下的99.9%,其实我不知道当他们面对未知的、更加漫长的、甚至可能没有尽头的等待的时候,是否会选择放弃自己的所爱和追求。

比如说,虽然这首歌叫《慢慢等》,但是副歌不断重复的六个“慢慢等”层出不穷地唱出来,可是完全不慢。如果韦礼安这版本你觉得还好,可以听一下A-lin的一个现场翻唱,副歌部分呼吸急促、甚至有点凌乱。这六个丝毫不慢的慢慢等,基本道出了编曲的重心。

就像人剑合一是剑法的最高境界,一个好的编曲,可以用节奏、配器、层次等等起承转合,表达出歌词甚至都没有表达出的意思。而韦礼安这个《慢慢等》,想传达的,便是这“不慢”。

你肯定体验过那种彻夜的等待,而对于那些生不逢时或者怀才不遇的人,可能是彻月、彻年、彻几个人生阶段的等待。如此漫长又迷茫的等待,谁会想要慢慢地等呢。所以大多数等待,虽然嘴上说是慢慢地等,但背后大概率是急躁的、是迷乱的、是心神不安的、是欲盖弥彰的。

让我们从头开始这首歌,层层递进地走进韦礼安为我们描摹的这个“慢慢等”。起手是一段流畅的钢琴、吉他、弦乐的前奏。在进入第一部分主歌之后马上收掉了所有乐器,而这段只有心跳一般的凌乱鼓点配着唱词。这甚至有些“刻意”的新奇,像是抽掉的真空里面巨大情绪的暗涌。

第二部分主歌终于有配乐进来了,但是无论歌者的唱词,还是配乐的吉他和打击节拍,都故意地在各种不连贯的地方收音。类似的忽然收音在后面副歌仍然会出现。这种并不非常愉悦和流畅的节奏,就好像在平静的等待中,忽然收到触碰神经的好消息坏消息,忽然的屏住呼吸。

Bridge部分“或许我没资格说什么”这两句,是全曲中唯一不被打断的连续部分,在各种错杂的节奏中,给人一种暂时的舒缓和宁静。

副歌就更加有特色了,像念经一样反复重复各种“慢慢等”,全程像是两个自己在接力唱:你一个“慢慢等”,我一个“慢慢等”。生怕自己情绪失控,调集了自己世界里所有的声音劝自己要“慢”。三个省道的人声(还有一轨听不出字的伴唱),高音和中音像冷雨和冰雹打过来的钢琴音符,故意打在弱拍上的节奏,“当你忽然觉得冷”时忽然的收音。始知慢慢等的这“慢慢”二字,欲盖弥彰了一场天旋地转的暴风雨。

能编出这首完全不“慢”的慢慢等,这个人一定真真正正地等过。

我其实前不久跟我的朋友讨论了一件事儿,叫做“年少成名”。总感觉,当下是一个鼓吹年少成名的时代,各种各样“30岁以下的30个创业者”或者“40个40岁以下的投资者”,诸如此类的榜单层出不穷。我并不是在否认这些精英创造的价值、做出的成绩。应该说,他们能有机会上榜,都的的确确有他们的过人之处,有他们比起同龄的人杰出的地方。但是,我不知道崇拜年少成名是否是一件好事。当每个人都在追求“年少成名”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就觉得,似乎这同时也是一个每个人都“等不起”的时代。

就好像说,“既然别人都能这么早的成,那我为什么要等?”“我需要一步到位,我想早日实现我的财务自由。”

可是人生哪有那么容易呢。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没有捷径。而且人生每个阶段的step123,可能是要靠不断摸索、不断修正才得来的。即便你很快实现了step 1,是否真的知道自己的next在哪里呢?然后同时,在一个年轻的时候,想不清楚自己的step 2,是错误么?但因为看似别人都想清了,别人都理顺了,“所以我也得快点作出我的选择。能趁早就不赶着晚。”

同时,年少成名又意味着什么呢?诚然,那些真正能有坚定目标的人,是不会被这样的虚荣冲昏头脑。可是更多时候,年少时,你真的敢相信你今天所说的“坚定目标”,就是靠谱的么。这个时候,名气往往会成为一个人的负担。当你有名,你不得不被你的名气裹挟着走下去。因为你的受众会期待看到你更多,会期望你能更好。而一旦你不好了,那些曾经给你赞誉的人,就有可能是第一个跑过来落井下石的人。那你只能头也不能回的沿着既定的道路往下走。别吃惊,也别憎恶,这没什么,因为这是大众传播的规律,也是《乌合之众》很早就告诉过我们的道理。

但然而真正的“被记住”,又完完全全不同于年少成名,不同于这可能是昙花一现的名气。我知道有一个物种叫做哲学家。他们大概是在以思想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他们衡量自己成就的标准,可能只能以“身后名”为“指标”,以“一个世纪”为“刻度”。

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天然的更喜欢“被记住”这个概念。它可能就跳出了当下的商业价值、获奖多少、上没上榜单,等这一切可见、可量化的指标。然而我又相信好的艺术作品、好的思想,一定会有机会流传千古(这又是历史告诉我们的最浅显易懂的道理了)。所以我可能没有那么狂热的喜欢当下最被时代热捧的歌手。反而,我好像还挺爱这个出道了这么多年也没红,不过也始终没放弃,代表作叫做《慢慢等》的,韦礼安。

关于作者: baoling

更懂你的麻辣娱评,超新鲜头条娱乐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