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真相 汽车能抵抗子弹吗

好莱坞大片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强,在过去漫长的几十年时间里,无数观众靠着一部又一部动作爽片打发了不知道…

好莱坞大片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强,在过去漫长的几十年时间里,无数观众靠着一部又一部动作爽片打发了不知道多少个无聊的周六夜晚。但今天,我们要从现实的角度来给好莱坞电影挑挑刺,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看似真实的影片背后,究竟有哪些不可告人、甚至令人啼笑皆非的优良传统。
别躲在汽车后面
爱看枪战片的朋友对以下场景一定非常熟悉:一大堆警察躲在汽车后与手持自动武器的主角激情对射;主角驾车遭到攻击下车用车门当掩体拔枪反击;面对敌人的强大火力,主角们迅速躲到了一旁的汽车后……这些场景拥有一个相同的核心,那就是用车身作为躲避子弹的掩体,但是看似钢筋铁骨的汽车,真能挡住子弹吗?
不久前,美国陆军特种部队退役老兵就做了这么一个实验:一辆普通汽车到底能不能挡下子弹,如果能,又能挡下什么口径的子弹。于是,他们找来了一辆报废汽车,分别用普通的9mm口径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和5.56mm北约小口径步枪弹进行试射。结果,单层的汽车车门、前挡风玻璃和后备箱甚至无法抵挡9mm手枪弹。

安置在后备箱后仍然被击穿的纸靶

随后,他们又换用5.56mm自动步枪在50码的距离上进行了多次射击,结果也完全在意料之中:子弹完全击穿了两侧汽车车门并击穿了车门后的靶子,甚至连后备箱也被击穿——子弹甚至从车的前挡风玻璃处射入,在击穿了后备箱后还击穿了靶子。显然,在遇到枪战时将汽车作为一个掩体,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部分特殊车辆在车门夹层内安装了防弹装甲因此具有防弹能力,但在现实中,警方或军方人士将车辆作为射击掩体往往是在没有其他掩体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不得不将其作为临时掩体以遮蔽身体、避免遭敌方火力直接攻击。

射手在200码外朝汽车射击

如果普通人实在倒霉遇上了枪击事件,还是需要尽快逃离现场或寻找坚固如硬质厚水泥墙、沙袋等掩体进行躲避。不到万不得已,别学电影主角躲在汽车后面(如果非要躲,汽车引擎部分能够抵挡子弹射击)。
消音器并不消音
在电影中,消音器随处可见。从某位神秘、高调又风流的军情六处传奇特工到高大上的特种部队再到扮演反派的各路精英杀手,消音器几乎是不要钱似的人手一个,甚至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挂着一个,简直到了滥用的地步。
但美国海豹六队金色中队退役老兵达米安甚至公开吐槽:假如现实中的消音器效果有电影中的那么好,本拉登早十年前就被干掉了。

影视作品中滥用的消音器

好莱坞电影中,一把发射时噪音可达150分贝的AR-15步枪,在装上一根消音器后,声音突然就变得跟用拳头锤枕头一样又轻又小。但事实是怎样的呢?
在使用相同弹药的情况下,消音器能够将超过140分贝的枪声降低到90到120分贝左右,但这一数据大概等同于重型摩托车启动的轰鸣或装修时尖锐的电钻声。换句话说,在电影中用装着消音器的步枪干掉敌人后,隔壁房间的人根本没发现这种场景,是极不真实的。
消音器的正确名称其实应该翻译为抑制器,其主要作用是疏导、减少子弹发射时枪口喷出的高压气体,从而达到削减枪声、减少枪口特征的作用。因此,那些装药较多、枪口噪音极大的自动步枪和轻机枪,即使使用消音器,消音的效果也不会好。

使用MP7冲锋枪的海豹六队成员

当然,想要减小枪声也有办法,例如在使用消音器的同时,搭配亚音速子弹使用,但这必然影响枪械远距离射击弹道性能。在著名海豹六队队员马克•欧文的自传中,就曾明确提到他曾使用安装消音器的MP7冲锋枪摸哨,还表示它非常安静,甚至没有惊醒睡在隔壁营房的人。
但是,MP7用的是小口径的4.6mm子弹,专攻近距离作战,对于抑制枪口噪音有着巨大的优势,至于那些5.56mm口径、需要中距离射击的自动步枪?只能说装上消音器挺好看的。
防弹衣不是万能的
好莱坞大片中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穿上防弹衣后就怎么也打不死的主角。
在稍早的动作电影中,主角只要穿上所谓的凯夫拉防弹衣,那就像是开了外挂一样怎么都打不着,就算中弹了也屁事没有。所谓的凯夫拉防弹衣真就这么万能?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电影中常见的凯夫拉防弹衣大都是贴身穿着的软质防弹衣,这种防弹衣的好处是便于低调出行和携带,经常可以在政要保镖、便衣警察等人身上看到。而对于电影导演来说,这种贴身的、不会妨碍演员穿着戏服的防弹衣,也有利于电影的整体视觉效果(在电影疾速追杀1中,基努•李维斯在酒店穿着的就是此类防弹衣)。

接受测试时被步枪击穿的凯夫拉防弹衣

但比起厚重的防弹板载背心,这种防弹衣的防弹性能不怎么样。为了确保它的低调和轻薄,它内部的凯夫拉夹层一般不会很厚,这就限制了它的防护性。此类防弹衣一般不使用较高的防弹等级,以美标2级居多,也仅能近距离抵挡9mm手枪弹、乱飞的霰弹或流弹,至于动能较强的步枪弹,它就无能为力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部分电影中,主角在穿着此类轻薄防弹衣被击中后,居然没有表现出太多痛苦——要知道,和陶瓷防弹板不同,这种软质防弹衣会将很大一部分子弹的动能传递到其穿戴者身上,这意味着穿着它被子弹击中后会相当的痛苦。

身穿防弹板载背心的美国警察

据美国警察乔•布特纳说,穿着这种防弹衣被9mm子弹击中就像被一个混混用金属棒球棍狠狠地砸了一下那么疼,并且会留下淤青伤痕。至于被打一下到底有多疼,建议不要轻易尝试。
手枪很帅,切忌滥用
世界上的武器繁复多样,但好莱坞电影导演最青睐的武器是手枪。在很多好莱坞动作片中,很多时候,主角只靠一把手枪就能突破万军之围抱得美人归,可谓是帅气又潇洒。但现实中,手枪真的那么好用吗?
众所周知,手枪虽然看着很帅,但它的射击姿势控制难度更高,对肌肉控制的要求也更高。加上手枪的枪管较短,其有效射程也很近,后坐力控制更加困难。因此,美国特警艾里•布洛克表示,即使自己对手枪枪法很自信,但如果面对50米外甚至20米外的歹徒,他也更宁愿转身回车里拿出步枪来对付。对于真正的执法者来说,只要有条件,手枪就不会是最主要的武器。

手枪的后坐力有多难控制,看图就知道

此外,手枪不仅射程有限,其杀伤力也非常有限——和高穿透力的步枪弹不同,大部分手枪弹缺乏对硬质掩体的侵彻能力,同时也缺乏对体型较大的有生目标的制止力和杀伤力。
美国曾有几个非常极端的例子,如一场武装抢劫案中,美国警方的小口径手枪竟然难以击穿匪徒身穿的防弹衣;而一个吸毒后出现幻觉的黑人大个子在攻击警察后,被警察连续用近10发9mm手枪弹击中,却仍然没有在第一时间丧失战斗力,把警察给吓得够呛。
布洛克认为,手枪是很好的辅助武器或备用武器,它在极近距离的应急战斗下有着很好的表现,但在大规模的枪战或突袭行动中,在可以使用自动武器时却非要使用手枪「耍酷」的行为,虽然满足了电影视觉感受的要求,但却与现实背道而驰。
不过,随着好莱坞电影制作水平和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在的好莱坞也开始产出一些细节上比较真实的电影。

美国警方的防弹装甲掩体。电影而已,切勿当真

在电影中,大部分现实情节都得进行艺术加工,来保证更好的观赏效果。而在极少数良心作品如《借刀杀人》、《菲利普船长》中,也出现了许多非常真实而可圈可点的细节。但是,电影永远是电影,其中许多情节套到现实中是靠不住的,如果在遭遇危险时模仿电影情节,更是有可能白送了小命。

当然,本文也只是调侃一些经常在好莱坞大片中出现的常识性错误,并非攻击电影艺术本身,如有冒犯,请多见谅。

关于作者: baoling

更懂你的麻辣娱评,超新鲜头条娱乐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