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儿童片地球上的星星 学渣如何逆袭成学霸

《地球上的星星》是由印度国宝级的演员阿米尔汗执导并主演的,阿米尔汗是我特别喜欢的印度演员,他主演的《三个大傻大…

《地球上的星星》是由印度国宝级的演员阿米尔汗执导并主演的,阿米尔汗是我特别喜欢的印度演员,他主演的《三个大傻大闹宝莱坞》我前后刷了五六遍,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里面对于学校教育的抨击和讥讽,让人深思。

这一次,阿米尔汗在《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中,延续了对印度当代教育体制的抨击,只是与《三傻》不同,它更侧重于对家庭教育的反思。

《地球上的星星》故事简述
《地球上的星星》,用长达2小时42分的篇幅,讲述了一个学渣孩子逆袭为学霸的故事。
小主人公,9岁的小男孩伊桑,是个父母、老师、同学、邻居眼里的问题儿童,他功课差,门门零分,他生活自理能力差,甚至不会系鞋带,扣纽扣,他行为也差,撒谎,逃学,在课堂上”捣乱”,把其他孩子打破头。

他的父母成天提心吊胆,就怕别人跑来抱怨,告状,当校长态度坚决地表示,这学期结束后就会把伊桑开除后,伊桑的父亲不顾伊桑的苦苦哀求,把他送去了寄宿学校”严加管教”。

 

在寄宿学校里,伊桑仍然是个人人厌弃的孩子,老师不喜欢他,罚跪,挨打,被骂是家常便饭,同学们都嘲笑他疏远他。在陌生的环境里,他特别无助,他想回家,但爸爸拒绝接他回去,他在不断的煎熬中,精神逐渐走向崩溃的边缘。
直到有一天,学校来了位美术代课老师尼克,尼克发现,伊桑有比较严重的读写障碍方面的疾病,为了帮助这个孩子,他每周用两三个小时单独教伊桑,尼克坚信,伊桑是个出色的孩子,尼克的积极期望让伊桑发生了化学反应,让他完成了从学渣到学霸的逆袭。

《地球上的星星》并不是一个励志故事,它其实是一部探讨家庭教育重要性的作品。
《地球上的星星》揭示了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的4大痛点

痛点一:孩子总是跟我们对着干
事实:父母看不到孩子的真实存在
孩子最大痛苦是,从未被真正的看见。
伊桑,在父亲眼里,是一个问题儿童,成绩差,行为差,一无是处。
伊桑上课不专心,读写有严重问题,父亲并没有去思考孩子为何会这样,而是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学习态度有问题。
而另一方面,伊桑极高的绘画天赋和那些充满了想象力和表现力的绘画作品,却父亲视为是无用的,没意义的”本事”。
伊桑的父母,看不见,听不见,感受不到伊桑的真实存在。
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场灾难。

痛点二:我们对孩子很好,孩子却越来越调皮
事实:在物质上”富养”孩子,在精神上”穷养”孩子
伊桑的家庭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父亲在外挣钱养家,为家庭提供物质条件,而妈妈在家照顾家人,料理家务。
从物质条件来说,他的父母各司其职,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好,很尽职。
但这一切的好仅停留于物质层面,他们对于孩子们心理的关心和照顾,特别匮乏。

有三个表现
1,父亲决定把他送去寄宿学校,伊桑苦苦哀求,父亲依然坚持,当父亲看到儿子愤怒地瞪着自己时,他甚至还吓唬儿子说”那边的人会打到你听话为止”。
作为父亲,他更在乎自己的权威,更在乎”我觉得”,而不是孩子的感受,他不会去想孩子被送走会受到多大的心灵伤害。

2,当把伊桑送到寄宿学校后,父母驱车离开,父亲冷酷而绝决,对于这个让他们头痛的儿子,他们像扔包袱一样扔给了学校。他们甚至还会主动要求,学校对孩子严厉一些,该打就打,该骂就骂。

3,伊桑的父母第二次来看学校看伊桑时,伊桑变得沉默寡言,行为举止失常,精神状态非常差,一直做着恶梦,尽管看到孩子那么痛苦,他的父母还是选择让儿子继续留在了学校。
何其残忍!

痛点三:我们逼孩子成功,为他们好,他们却不领情!
事实:父母爱孩子是有条件的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逻辑。
你听话,我就爱你,你不听话,,我就收回对你的爱。
伊桑的父亲,当孩子被校长劝退时,为了避免孩子被开除,为了保留自己的颜面,他提前把孩子转去了寄宿学校。在他看来,伊桑这样的问题儿童,不值得自己这么爱他。
其实不仅是对伊桑,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对于伊桑的哥哥尤汉这样的学霸孩子来说,父亲的爱同样是有条件的。
当尤汉在网球比赛中失利时,父亲并没有上前去鼓励和安慰,而是气急败坏地把帽子抓下来往地下狠狠地一摔,同时向儿子投去失望而愤怒的眼光,全然看不到一点爱的影子。
对于父亲来说,我爱你,是因为你优秀,给我长脸,现在你让我丢脸,那我就不爱你。

现实中的很多父母其实也是这样。
孩子优秀、听话,他们就对孩子特别好,恨不得把孩子捧在手心,但孩子若是没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他们就会觉得耻辱,仿佛孩子不配有自己这样的父母。
最近发生了这么一起事件:一个10岁的男孩到派出所求助,希望警察叔叔能送他去奶奶家,因为他在家因为做错题而被妈妈打骂,他觉得难过,想去奶奶家待几天,当警察联系上男孩的妈妈时,这个妈妈说了一句:“你如果不好好学习,你就不要做我的孩子。”
这位妈妈的逻辑就是:你听话,好好上学,妈妈就爱你,你要是不上学,不听话,那我不爱你,不认你做儿子。
有条件的爱,根本就不是爱。

痛点四:我们深爱的孩子,却怨恨我们,疏远我们
事实:父母自认为很爱孩子,却并不知爱为何物
尼克老师发现伊桑患有读写障碍的疾病以后,他坐了很远的车,到伊桑的家里做了一次家访。
他的来访,让伊桑的父亲很生气,因为他觉得尼克在指责他们对伊桑不够关心。
所以,一次出差,伊桑的父亲途经学校,他特意找到了尼克,告诉他,在那次家访以后,他和伊桑的妈妈查阅了大量关于读写障碍方面的资料,他说”我不想让你认为我们对伊桑毫不关心”。
在伊桑的父亲自己看来,他们是一对特别称职而且关心儿子的父母。
尼克接下来的话很让人深思,他对这位自认为被”冤枉”了的父亲说:”关心,这很重要,能使治疗事半功倍,也能缓解痛苦,让孩子感觉被需要,偶尔的一个拥抱或亲吻,告诉他我关心你,儿子,我爱你,如果你怕尽管来找我,你跌倒或失败,别担心,我陪着你,不断地强调,这就是关心,对吗?”
何为关心?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所谓关心,不过是一种自以为是和自我感动 ,他们并不真正懂得何为真正的关心。

学霸和学渣之间只缺一双发现的眼睛。
谁不想有一个学霸孩子呢,父母省心,还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没事在朋友圈,或朋友面前显摆显摆自己的教子有方。
可事实是,很多不是学霸的孩子,能力和天赋被严重低估了,他们的很多独特的优势,被只看重分数的家长忽视了。
学渣到学霸的逆袭
伊桑之前是,读写困难,孤僻不合群,调皮捣蛋,成绩门门零分,三年级留级2次,被学校劝退,甚至到了寄宿学校,校长也因为各科老师怨声载道,打算把他开除了事。
伊桑后来变成什么样了?他展现了他独特的绘画天赋,曾经都对他特别嫌弃的老师们,现在对他的评价是:”孩子非常有活力,观点非常独到,很优秀”,而曾想把他开除的校长则对他的父母说:”他非常有才,真高兴他来我们学校就读。”
你很难想象,如此迥异的评价,竟是指的同一个孩子。
学渣逆袭靠的是什么?
学渣逆袭为学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一个有着读写障碍的孩子来说,就更加困难了。但这样的改变的确发生了。
而出现改变的原因是,他遇到了一位特别善于发现的老师。
尼克也曾是一个有读写障碍的孩子,父亲不理解他,周围的人嘲笑他,那种不被理解,被排斥的绝境让他特别痛苦,所以,当他看到了伊桑,就像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他决意帮助他,走出困境。

尼克做了四件事:

1、 他坐车去了伊桑家,进行了一次家访。他深入了解了伊桑的问题,并意外地发现了伊桑原来是个有着极大艺术天赋的孩子,而他以此为基础,找到了适合伊桑的改进方案。

2、 他给孩子们讲了一些有读写障碍的名人最终大放异彩一举成名的故事,以此激励伊桑重新振作,重拾信心。

3、 他向校长请求给伊桑一个机会,暂时让伊桑以口头回答的方式进行考试,校长被他的坚持感动,答应了他的要求。

4、 他每周利用三个小时时间,给伊桑做一对一的特殊训练,他用了很多独特的方式:让伊桑在沙上写字,在台阶上玩加减法游戏,用橡皮泥作手工,在帮助伊桑克服读写障碍的同时,提升孩子的艺术觉知。

其实,尼克只做了一件事:看见,并予以积极期待
孩子天然会认同那些真爱他们的人,这些人或许是他们的父母,也可能是他们的朋友,老师。而当这些爱他的人,对他怀有积极期待的时候,奇迹就会发生。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当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与之相对应的,如果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那个人会自暴自弃,放弃自己,甚至是”杀”死自己。
尼克曾给伊桑的父亲讲过一个所罗门岛的故事:在这个岛上,如果居民想要砍伐一棵大树,他们不会用斧头,而是把树围在中间,不停地谩骂,要不了几天,这棵树就枯死了。
消极的期待,其杀伤力是非常大的。

虫儿妈妈说
正如剧中尼克所说:”这是一个残酷,竞争激烈的世界,人人都想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大家都想要高分,每个人都想拔苗助长,想把每根手指拉长,一直拉,管他手指会不会断掉!”
这是社会的现实,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为了让孩子考高分,我们都忘记了初衷。
所幸,伊桑遇到了尼克,这个能发现他身上闪光点,并真心关心他的老师,他因被看见,因为尼克的积极期待而获得了新生,重新成长起来,从一个被嘲笑的学渣,变成了一个让人刮目相看的学霸。
学渣到学霸的逆袭,其实很简单,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教育技巧,也不需要花重金去请名师,只要父母有一双发现孩子闪光点的眼睛,怀着对孩子的积极期望,就可以实现。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学霸!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像剧中的尼克那样,蹲下来,真诚地看着孩子的眼睛,对他说:”孩子,我爱你,如果你怕尽管来找我,你跌倒或失败,别担心,我陪着你。”
第二步就是告诉孩子:”你是个特别棒的孩子!”
你会发现,孩子身上的惊人变化。

题外话:
电影是生活真实的再加工,这部剧最后是个美丽的结局,但事实上,尼克这样的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他需要特别有爱心,他需要有极强的同理心,对伊桑的痛苦感同身受,他还需要有极高的教育智慧,除此外,还需要校长支持,为他们开绿灯。
看到了吗,伊桑的新生,其实需要太多太多的条件。
所以,我有些悲观,因为,在真实世界里,尼克并不存在。
如果以写实主义的方式来呈现这个故事,那么,它的最终结局应该是:伊桑在这个学校不断地被打击,他所有的自信被彻底摧毁,而父母抛弃了他,他唯一的选择就是,杀死自己,要么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身体里,变成自闭症和抑郁症患者,要么从高楼纵身跃下,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这却是一些中国家庭一直在上演的悲剧。
父母过分追求分数,不断地逼迫孩子,击垮他们的精神,让他们觉得自己真是一无是处,最后,孩子们就会像所罗门岛的那棵大树一样,自行了结自己的生命。
我们不能奢望孩子能遇上尼克这样的救世主,教育孩子不能假手于人,我们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和对孩子的积极期待,这可以帮助他们慢慢走出困境,变得越来越好。
孩子们的未来可期。

关于作者: baoling

更懂你的麻辣娱评,超新鲜头条娱乐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