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国产剧一年又一年 重温老剧缓释对岁月的焦虑

最近,偶然翻出二十年多前的一部电视剧——《一年又一年》。重温旧剧,以为已是万水千山阅遍,却不料落入时间的隧道,…

最近,偶然翻出二十年多前的一部电视剧——《一年又一年》。重温旧剧,以为已是万水千山阅遍,却不料落入时间的隧道,涌起一阵悸动。

和当下拖沓冗长,精致空虚的都市情感剧相比,1998年出品的国产电视剧《一年又一年》没有饱和的光线和饱满的色彩,镜头语言是那样的平实真诚。

杂乱的胡同,被炉火熏得黑漆漆的铝锅,晾在家门口的拖把,鲜衣怒马的人们一脚踩空后眼神的无措,日常点滴凝萃出的露华映照出时代的光芒,皆是动人。

《一年又一年》女一号林平平的扮演者原华高挑大气,是经过场面,见过世面的样子。

从单纯好强的下乡知青,到蓬勃热情的北大学子,到初出茅庐的电视台编剧,再到果敢老练的美国公司高管,原华对人物每个阶段的精神气质都能拿捏到位,把一个有主心骨,有眼界的林平平刻画得层次分明。

男一号是许亚军扮演的大学教师陈焕,干干净净,不怨不争,对爱情忠贞不渝,对事业孜孜不倦。

许亚军曾坦言,陈焕是他塑造过的令自己最满意的角色,没有之一,甚至对他此后的性格产生了持久的过滤效果。
许亚军对陈焕的钟爱程度超过了事业最初的《寻找回来的世界》中的伯爵,和多年后现象级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作为男主角,陈焕的性格波澜不惊,是剧中命运走向最平稳角色,也是全剧的定海神针。

剧情发展是以林平平和陈焕的婚姻爱情为主线,以林陈两家的生活日常和人生起伏为内容,记录了七八至九八年改革开放二十年间时代潮涌,以及不同性格的人物在其中的命运沉浮,反映了个人欲望与周遭环境的冲撞。剧情构架极少悬念,没有反转,一切好说好散,看不到兄弟反目,也看不到夫妻成仇。情节铺陈并不旨在挖掘人性深度,只诚实地照映生活的本相。
每一个人物的命运与内心都弯弯浅浅,澄澈见底,如同唐古拉山格拉丹东雪峰下冰川融水聚成的涓涓细流,汇涌成时代大潮的源头。

生长在胡同大杂院里的大学教师陈焕踏实安稳,积极进取,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考入了北师大政教系。他与高干子女林平平自幼相识,青梅竹马,一起下乡插队,对平平长情爱恋,默默陪伴,却因为自卑怯于表白。
陈焕和平平在爱情上都是付出型人格,但相比于平平,陈焕更加不计回报。平平渴望的虽是轰轰烈烈付出一切的爱情,却也期待着对方能够给予同等的回应。
陈焕平静如水的个性无法与平平的爱情幻想完全对接。他在这场感情里是付出与守候的一方,在二人关系发展的转折点上总在默默等待。

陈焕的姐夫何大海和陈家邻居潘启亮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起下海,与潘启亮的香港表舅洪运来合作搞起了倒卖紧俏商品的生意。

林母对陈焕的人品看重,将他视做林家女婿的理想人选。由于陈焕的原因,林平平的哥哥,在机关单位分管外贸工作的林一达,对何潘二人颇为照顾。
一九八七年反腐斗争,中央对政企不分的公司进行清理,林一达选择经商,辞去了公职。原先的人脉使林一达在商界风声水起,何潘二人也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一九九三年国务院严厉整顿金融秩序,林一达因为同时涉足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在紧张的金融形式下资金链断裂,何潘二人也同时陷于困顿。

作为一位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学为研究方向的大学教授,陈焕在剧中安如一座码头,静静地为游走四方的行船迎来送往。
他一直是时代弄潮儿们忠实的倾听者和冷静的忠告者。

在这部剧中,谁都不是上天的宠儿,谁都不享有主角光环的罩护,大家都会被时代的潮涌推荡,被生活的规律左右,任谁都逃不过经济大潮的洗礼。老实了一辈子的陈老爹陈福生因为电视文化兴起,作为影院经理,为了职工们的年终奖金,不得已放起了色情电影,晚节不保。

干了一辈子国营商铺的陈大妈也会在股票交易大厅里赔得一声叹息,在片尾曲响起的一刻,对着镜头说了一句:“还是我女婿说得对,这个股市,它不是银行。”

曾经嗜赌成性的亮子,九三年股灾前后大大地赚过,也狠狠地赔过。九六年股市疯狂飘红,他在人声鼎沸的大厅里,给慷慨激昂的老母亲们送上见好就收的忠告后,淡定地转身离去,开着面的去奔他那份小小的生计,安生本分的背影投射出历经喧嚣跌宕后的认命。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之下,穿插的是诸多人物的情感小生活。
陈焕与平平在事业选择上出现分轨,任性的平平在美国以离婚相逼,企图迫使陈焕放弃手头的工作,赴美定居。

一直对平平迁就呵护的陈焕,没有完全参透她此举背后的用意,以为她有了新的情感归宿,再一次在二人关系的转捩点上选择了尊重对方的选择,在离婚协议书上沉重落笔,就像他在婚前承诺时所说:“我一点儿不希望你有什么勉强。”
在他们的情感关系中,确定恋爱关系的是平平,决定结婚的是平平,而提出离婚的还是平平。陈焕一直是那个让观众心疼的付出者。他的不索取不强求塑就了二人最初的甜蜜,也造成了他们分道扬镳的结局。

平平作为这场感情中始终获取和最终辜负的一方,并不曾激起观众的恨意。
像陈焕一样,她也是一个以给予为乐的知心爱人。刚结婚时,小两口挤在老旧逼仄的筒子楼宿舍里,没一样像样的家具,平平没半句怨言,新婚的她甘之如饴。
俩人在两张架子床拼成的婚床上小猫小狗一样滚床单的画面,迸溅出的不是力比多的撩拨,而是流金岁月里绚烂的人间烟火。

平平是渴望付出的,渴望能够像一位姐姐或妈妈一样去呵护自己的爱人。
八五年世界杯,一贯平和的陈焕因为国足落败怒砸了酒瓶子,怼了哄他消消火的林平平。她不但没动怒,反倒逗陈焕说:“这么多年你从来没发过这么大的火,我求求你再发一次让我看看好吗。”

回国后,她故地重游,来到当初新婚时居住的筒子楼,遇见仍然单身的陈焕,心里明明是殷殷切切,面上却闲闲落落地递上自己的名片。

这次,陈焕依旧没有主动与她联系,他仍是不愿让她有一丝勉强,就像对陈老爹倾诉时所说的那样,默默地把对平平的思念当做一种幸福;可能还有自卑,怕主动的联系会被当做纠缠,引起对方反感,连做朋友的资格都不再拥有。

后来在给陈焕的妹妹小欧递出名片时,失落的平平似抱怨似嘱咐地对小欧说:“可别像你哥那样,拿了名片就杳无音信了。”

最后一集,平平返美前留给陈焕一段话:“我不是不想爱你,爱是不需要说出来的,它要用行动来证明,可我恰恰不知道该做什么。”

在这一系列的细节里,我们能隐隐窥到,平平渴望的是一个热烈而有所求的陈焕。这时,观众不禁会幻想,如果陈焕能够不那么在乎平平的感受,不那么迁就她,在爱情中多一些主张,坚决地要平平留下,她是否会为他改变对未来的选择?或许会,又或许这真的只是我们美好的畅想。
对于精力充沛,天性好奇的林平平和踏实安静的陈焕,他们的分手,或许真的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情感浓度不够,而是他们相爱在那个风云涌动的年代,在不自觉中各自飘向了属于自己的轨迹。除了男女一号惆怅的爱情故事,《一年又一年》对陈林两家其他子女的婚姻及感情生活也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讲述,构建起世间饮食男女们多元的情感世界。
林一达的爱人朱群英,一位四川山沟里的食堂小工,在林一达沦为黑五类狗崽子的艰难岁月里与他相爱,在他人生的至暗时刻给了他宝贵的光和热。
群英与林一达返京后,他们相亲相知的情感并没有立即消散,林一达像当初群英对他一样,给了人生地不熟的群英最坚定的支持和关爱。

随着林一达的人生回到应有的轨道,他的事业也蒸蒸日上,二人的差距越来越大。群英虽然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但对情感的要求丝毫不低于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她对林一达日进斗金的富贵视作云烟,无限怀念当初两人互敬互爱的单纯岁月,最终与林一达渐行渐远。

朱群英的扮演者沈丹萍,一个眼神,一个转身都是戏。剧中人物性格刚柔相济,有心思,有韧劲,无论是传达隐忍,还是表现决绝,沈丹萍方方面面都做得得丝丝入扣。何大海与陈青是价值观截然相反的一对夫妇,却也是剧中年轻一辈唯一一对相守不离的夫妻。

劳模陈青是陈焕的姐姐,在与何大海的婚姻里,她也像是一位嘴硬心慈的长姊。国营工厂工资微薄,何大海不满于清贫的日子,放弃了工人阶级的光荣身份,辞职下海当上了倒爷。
陈青觉得他堕落,就是个不务正业的二道贩子,气恼不已。随着大海生意的起落,陈青操心不尽,富贵时,没有妻凭夫贵的膨胀,落魄时,没有落井下石的埋怨,以坚守履行了患难夫妻的诺言。

生活总是充满意想不到的讽刺,最红最专的劳模陈青在国企改革大潮中失业下岗。虽然家境殷实,可是她咬紧牙关艰苦创业,从未放弃过对女性独立人格的追求。陈青的扮演者刘莉莉是一位讲究表演细节的杰出演员,演出动作放松自如,与人物形象无限贴近:握着高粱扫帚扫地时嘴里悠闲地衔着半根挂面;女儿给她按摩肩背时她本来靠坐在椅子上,为了让孩子趁手,她顺势站起,拎着椅子调个方向,趴在了椅背上。这些丰富细腻的肢体语言刘莉莉皆是信手拈来。

陈焕的妹妹陈小欧与邻居潘启亮是自小的玩伴儿。

胡同串子潘启亮一直混迹于生意场,却始终无所建树。

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而大学毕业后的小欧竟与亮子产生了暧昧的情愫。即便是这样不般配的爱情,也没有闹出不愉快的龌龊。
与小欧的相处过程里,亮子始终保持着可贵的自知之明和对小欧的尊重。

最后一集里,两位主角终究没能破镜重圆,可是陈焕在寒冷的冬夜,缩着脖子,抱着胳膊,牵着林平平的手,二人老夫老妻似的走在路灯下谈心的画面,给了怅然的观众一丝曲终人不散的慰藉。

二十一集的长度,二十年的跨度,《一年又一年》的内容丰沛,节奏稳健,淙淙流淌的生活表象下是结实鲜活的人情世事,个人命运与时代交汇的航向感,充满了激荡人心的力量。

回头再看,因为真挚温暖,因为放达舒展,坚定了我们在时光长河中向着自己的方向从容前行的勇气。

关于作者: baoling

更懂你的麻辣娱评,超新鲜头条娱乐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