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还是走了下坡路 没有把之前的冲击力延续到最后

事到如今,现在看国产战争片之前都要进行心理建设了。 有时候你根本不知道,你看到的是电影,还是一堆设计好的情绪攻…

事到如今,现在看国产战争片之前都要进行心理建设了。

有时候你根本不知道,你看到的是电影,还是一堆设计好的情绪攻击。它们时而密集、时而游击一般的轰然堆砌在你面前,不断地刺激你的感官和心理防线。

作为命题作文,《金刚川》不及格。

但是就作文水准本身来说,绝对满分。电影围绕炸桥用了四段式叙述,不同人物角度和立场讲述不同面的故事,人物刻画立体,情感十分饱满,叙事节奏紧锣密鼓,氛围造的也十分的足,泪点密集。

但是看完之后,略微思考一下发现,这是一篇充满了情绪攻击的作文。作者在结构设计和行文技巧上,已经做了非常好的规划,引导用户进入设计好的场景,在什么地方点燃情绪,在什么地方设置泪点,都有明显痕迹的设计。

这一看就是老手,懂写作逻辑,懂用户情绪,懂技巧表达。但是故事讲完之后,最后一般都会上价值。就好比奇葩说一样,一辩二辩都是甩干货和抖机灵,此起彼伏的,到最后结辩的时候开始上价值。把整个话题上升到对方难以企及的高度,让观众陷入到这种高超的表达技巧中,从而被折服。

黄执中就是这样的高手,再庸俗的话题,只要他一上价值瞬间变成了高深莫测的哲理。

《金刚川》最后也上价值了,但是这个价值毁了前面差不多三段式的铺垫,因为上的这个价值并没有价值。

电影最后上的价值没有带来整体的升华,反而突然走了下坡路,前面张译那么完美的表演给观众带来的冲击力,没有延续到最后,反而感觉像断片了一样。

从电影院里出来我就觉得《金刚川》这部电影,像鸡汤大号的爽文,足够的情绪渲染,足够的金句堆砌,足够的让人虎躯一震。

电影用血肉横飞表达战争残酷性,以及志愿军的钢铁意志。除了炫技,居然看不到抗美援朝的意义在哪?也解释不了我们为什么会胜利?

事到如今,更年轻的人问起来,我们当年为什么要抗美援朝?这场战争的真正意义在哪里?为什么我们在50年代热战就能战胜美帝?我们现在再来看抗美援朝这段历史,应该记住什么?

这些问题,作为命题作文,难道不应该回答?为什么工业水平和技术到了如今地步,我们拍历史题材的电影还是没有内容?

国外优秀的战争片有很多,不要说我屁股歪,就事论事。

《拯救大兵瑞恩》体现通过营救展现战争的侧面,以及集体反思,所有情绪和激烈都成了配套,只有反思才是主题。国内在80年代末也有一部同类型题材叫《国际大营救》,放在30多年前算上乘水平了。

如果我们现在也拍一部拯救大兵题材的战争电影,按照现在的舆论环境和市场需求,怕又沦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英雄主义,大集体荣誉感,又体现战友情。陷入了生死与共这种政治正确的又很无聊的表达。

近几年来有《狂怒》、《敦刻尔克》以及《1917》都是不错的战争片,这些电影里也有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也有鬼哭狼嚎压抑情绪。但电影整体表达的是反思。反思战争主义以及人类热衷于战争,最后又得到了什么?观众看完这些电影之后会有反思 会顺着电影的思考来思考。

这些是我们丢失的,我们的战争片里只有堆砌的情绪。

所以现在看国产战争片之前,都要加强心理建设。导演们都太会炫技了,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开始向郭敬明学习,不正面回答问题,讲一堆令人热血沸腾的大道理,开口就是一连串让人忍不住鼓掌的金句。

关于作者: mingjuan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