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魂遇差评不满意的原著党 破不了的次元壁

又一部漫改剧播出了。 这一次被改编的是很多人心中的日漫“白月光”《棋魂》。 《棋魂》于1999年至2003年在…

又一部漫改剧播出了。

这一次被改编的是很多人心中的日漫“白月光”《棋魂》。

《棋魂》于1999年至2003年在日本杂志上连载,人气居高不下,之后出版了单行本全册23卷,销量突破一千万册,周边相关产品热卖。

与此同时,《棋魂》于2001年至2003年间也被改编成同名动画片,在日本同样爆红。

《棋魂》成了日本现象级作品,受《棋魂》影响,日本青少年群体中掀起了围棋热,学围棋的人数大增。

漫画《棋魂》讲述的是,小学生进藤光一次偶然的机会从爷爷家的仓库翻出一个古老的旧棋盘。

由于进藤光可以看到棋盘上隐形的血渍,于是唤醒了沉睡在棋盘里的千年魂魄藤原佐为。

佐为是日本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的天才棋士,遭受对手陷害从而蒙上作弊的不白之冤,因此含恨投水自尽。

但佐为爱围棋甚过于爱生命,因为参悟“神之一招”的心愿未了,他的灵魂一直寄居于棋盘中不肯散去,等待着能够将他唤醒并完成心愿的人。

佐为等到了进藤光。原本连棋子都不会拿的进藤光逐渐对围棋产生了兴趣并开始下棋,也遇到了自己毕生的对手——塔矢亮。

在佐为的帮助下,以及塔矢亮的激发下,进藤光慢慢成长为天才棋士。

佐为在完成使命后,永远地从进藤光的生命中消失了。但佐为的棋,也永久地留在小光下出的围棋中。

剧版《棋魂》延续了漫画的人物、主要情节,只不过故事被本土化了。

进藤光成了时光,佐为成了褚嬴,塔矢亮成了俞亮。故事背景也从日本变成了1997年的中国,佐为从日本时代的第一棋手变成了中国南梁时代的第一棋手。

可以说,在剧情的大方向上,剧版《棋魂》并没有魔改。

但与很多漫改剧一样,剧版《棋魂》遭到了很多原著党的一星差评。从二次元到三次元,这个次元壁为何难以跨越?

剧版《棋魂》的改编为何不受原著党青睐?

漫改是否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改编策略?

漫改的难度

对于国内观众来说,更为熟悉的是网文IP改编的模式,但从全球范围内来说,漫改真(漫画改真人)非常普遍。

好莱坞就不必多说了,漫威、DC都是从漫改发家的,蜘蛛侠、雷神、钢铁侠等,都是从漫画走向了真人。

作为动漫大国,日本的漫改真也是常态。比如《东京爱情故事》、《金田一少年的事件簿》、《麻辣教师GTO》、《玻璃假面》、《热血高校》、《银魂》、《重版出来!》,等等。

韩国这几年的漫改剧也很热,像《未生》、《我的ID是江南美人》、《金秘书为何那样》、《他人即地狱》、《梨泰院Class》,等等。

中国台湾地区2000年代的偶像剧盛世,也大多是漫改真,比如《流星花园》、《公主小妹》、《恶作剧之吻》、《花样少男少女》、《恶魔在身边》。

中国大陆地区的漫改剧出现得很早,只不过当时公众没有这方面的自觉意识,像《粉红女郎》、《风云》。

而随着IP时代的到来,以及二次元人群的壮大,漫改真也成为一种热潮。这些年出现的漫改真不少,比如《滚蛋吧!肿瘤君》、《秦时明月》、《画江湖之不良人》、《镇魂街》、《火王》等,未播的《南烟斋笔录》、《长歌行》,也是漫改真。

虽然都是改编,但普遍认为,漫画改编的难度系数要远远高于网文改编。

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考量:

其一,漫画是一种视觉艺术。

漫画中主人公的形象、分镜包括一些特效效果,漫画家都已经“画”出来了,并且刻在读者的脑海中。换句话说,跟网文相比,漫画留给改编者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较小。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看了漫画《棋魂》,读者脑海里可能就只认同一个形象的佐为。

其次,漫画是一种脑洞艺术。

因为限制小,不少漫画世界观架构很大,大量出现天马行空的想象,并且加入玄幻、科幻、神鬼的超现实色彩,人物造型也偏夸张唯美主义。

这些都给真人化造成了难度,一般的特效水平也没办法像漫画中呈现的那样炸裂。

其三,漫画是一种“简约”艺术。

单纯一本漫画的体量,是很难被改编成一部影视剧的。因为漫画大量使用了省略的技巧。漫画传递出梗概信息,少量文字说明帮助读者理解,其余的很多留白都靠读者领会感悟。

但在影视化过程中,这些留白需要编剧去填充。如何丰富内容又不会有违和感,难度不小。

绊倒《棋魂》的“坎”

剧版《棋魂》遭到原著党差评,根源就在于,漫改真的坎儿,它没有跨过去。

第一大问题是,“不像”。

真人版远不如漫画版那样帅气唯美。

照搬漫画中的日风服饰,与中国南梁时代的服饰不贴合(参见《琅琊榜》)。人物的妆容脂粉红颜,确定不是“白无常”?

第二大问题,“魔改”。

剧版《棋魂》把褚嬴和时光,都改得特别“自私”。搞得好像褚嬴为了自己的围棋爱好,“剥夺”了时光自己的人生选择。

剧中褚嬴为了满足自己下网络围棋的兴趣,日夜不休地缠着时光,影响他的学习和休息,还导致时光生病了。

而此前时光曾把褚嬴赶走,这一赶,就是六年。

原作中,两个人之间那种惺惺相惜、高山流水的宿命感大打折扣。

其三,增删不当。

剧版《棋魂》为了丰富原版的剧情,在时光身上增加了一条青春成长的线索。

原作中,进藤光虽然一开始不懂围棋,但他很快表现出对围棋的兴趣和天赋,也很快与佐为建立起了情感上的联结与信任。

但剧版中,时光的成长是青春剧里的常见套路:一开始顽劣、吊儿郎当,之后有点感兴趣,再接着闹了误会“决裂”,与褚嬴的误会消除,但接着与小伙伴的误会又开始……

它模糊了原版《棋魂》的围棋特色,以及它从头到尾的“燃”。

体育题材要好看,“燃”是必备元素。围棋看起来虽然像是一项偏静的运动,但漫画凭借对对弈过程大量的心理呈现,营造出了扣人心弦、高潮迭起的厮杀感。

剧版忽略了重点,突出的恰恰是无关紧要的。公正地说,假如《棋魂》不是漫改剧,而是一部原创剧,它本身是合格的。

导演刘畅此前执导过《最好的我们》、《独家记忆》,他的叙事能力在线,《棋魂》的剧情是流畅的。但既然它是一部漫改真,必然会被拿出来与原作对比。

在原作对照下,剧版《棋魂》显然并不成功。

漫改的出路

扑街的漫改剧并不少,它们是否留下什么经验教训?

首先,选对了题材,决定了成功的一半。

不难发现,此前一些成功的漫改剧,大多是现实向的。

它既包括一些现实主义作品,比如《滚蛋吧!肿瘤君》;也包括一些模式相对固定的言情偶像漫画,这一类成功的作品就非常多了,从《流星花园》到《金秘书为何那样》,不胜枚举。

故事都是现实背景,主人公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思维方式,与普通人接近,次元壁不“厚”。

与之相对的,一些世界观很庞大、风格很夸张、主人公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漫画,真人化难度系数就很高。

真人演绎容易显得浮夸、做作,并且如果特效没办法达到好莱坞水准的话,五毛特效反倒会把观众劝退。

像日漫《进击的巨人》IP效应很明显,但即使是在热血、中二、宅文化的日本,其真人化漫改电影,也难逃滑铁卢的命运。

其次,一定要“像”,还原度一定要高。

漫改剧的人物形象、造型、场景、作品风格等,原漫画基本已经确定下来了。在进行视听转换时,还原是第一位的。

一旦看着“不像”,这就破坏了原著党心中的美好想象。他们可能都没兴趣看之后的剧情拍得怎么样,就觉得原著被“毁”了。

这一次《棋魂》主要吃了这方面的亏。

再则,先过原著党这一关,再考虑大众化问题。

漫改真既然选择知名的漫画IP改编,显然是想借助原有IP的影响力。而原著党也会是第一批追剧的人,他们对剧集的点评直接影响着这部剧最初的口碑。

剧版《棋魂》本身虽然是合格的,但在原作对照下,它又相形见绌,原著党的一众差评是意料之中的。

一旦原著党不买账,这部剧口碑出师不利,也会影响非原著党观众对这部剧的接受。

所以,漫改剧先别着急着怎么出圈的问题,而是先认真把漫画还原好。

还原出漫画的精髓,把故事讲得通顺,作品本身质量上去了,自然会有出圈的可能。

关于作者: mingjuan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