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控制与被控制 究竟哪一边才真正需要对方

由莎拉保罗森(Sarah Paulson)主演的《逃》(Run),让人不禁联想到2015年轰动美国的迪迪布朗夏…

由莎拉保罗森(Sarah Paulson)主演的《逃》(Run),让人不禁联想到2015年轰动美国的迪迪布朗夏尔(Dee Dee Blanchard)谋杀案,以照顾者会故意夸大、揑造,甚至是刻意制造被照顾者的问题这种心理疾病代理型孟乔森症候群(Munchausen Syndrome by Proxy)作为剧情核心,推展出一则气氛紧张不已的惊悚故事。

但有趣的是,如果你对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作品足够熟悉,就会在《逃》提及缅因州德瑞镇(Derry, Maine)这个他笔下的虚构小镇作为隐藏彩蛋时,发现金的作品同样也对《逃》有着重要影响。

除了《逃》的角色设定,会让人想到《它》(It)的一名男孩及其母亲间的关系之外(附带一提,德瑞镇正是《它》的故事发生地),就惊悚氛围的塑造而言,《逃》也同样承继了金的另一部经典之作《战栗游戏》(Misery)的特质,以主角行动不便的设定,使许多桥段因此更让人心惊胆跳,不断于心中为主角捏上一把冷汗。

不过,虽说《逃》具有那种耸动刑案的影子,但就故事内在主题来说,却也正如史蒂芬金的作品一样,透过充满戏剧效果的惊悚情节,反映出现实世界的光景,使电影成为阐述亲子关系的一种夸饰缩影,道出了父母越是想掌控儿女的一切,便越有可能引发反效果,把他们给越推越远的道理。

也因为如此,《逃》那些看似惊悚感十足的情节,其实也都可以在拿掉较为极端的戏剧化滤镜后,相当程度地对应到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家庭管教方式。例如决定子女要念的学校或科系、介入他们的人际往来、关掉家中网络,又或者是禁足之类的惩罚等,均在片中被巧妙转化成重重阴谋的禁錮行为,使电影既具有对现实的讽喻效果,同时也兼顾了高度的娱乐性。

惊悚片是一种可以反映出社会焦虑的片型,有时还会有创作者明确想要对话的群众。像是《十三号星期五》(Friday the 13th)或《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这类经典,有不少地方其实就是在与青少年对话,暗示他们应该要更洁身自爱,因此使未成年性行为这件事,变成了一种足以引来杀人魔的祸端。

至于《逃》也是这样的惊悚片。不过这部电影想交谈的对象不是青少年,而是他们的父母,透过这样的一则惊悚故事,告诉家长若是抓得太紧,放任自己的控制欲滋长蔓延,可能便会导致与子女间的信任就此崩塌殆尽。说得再夸张一点,还有可能落得一个你怎么对待子女,说不定哪天就会被怎样对待的下场。

控制与被控制,究竟哪一边才真正需要对方?关于这点,或许正是《逃》想询问父母们的问题吧。

关于作者: mingjuan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