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拉胯 新版鹿鼎记到底烂在哪里

1.记忆中的《鹿鼎记》对我们城里长大的孩子来说,小时候的一大乐趣,就是放学后拿着零食,坐在电视机前等待那些电视…

1.记忆中的《鹿鼎记》对我们城里长大的孩子来说,小时候的一大乐趣,就是放学后拿着零食,坐在电视机前等待那些电视剧的播出。对皮哥来说,1998年TVB版的《鹿鼎记》,绝对是我小学三年级的儿时伙伴。

当年TVB版《鹿鼎记》里的阿珂实在把皮哥惊艳到了那时候看《鹿鼎记》,我不仅对于韦小宝从江湖到朝堂一路通吃的本事佩服,而且还能看看漂亮的小姐姐们,真是不亦乐乎。后来长大了些,发现金庸老爷子想讲的并不是这些,而是人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以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好的影视作品就是这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经历的人能够品出不同的味道,这也是为什么说在一千个观众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这不是我们的阿珂今天又聊起《鹿鼎记》是因为最近张一山版的《鹿鼎记》上线了,然后骂声一片,皮哥看了看主创名单,不应该啊,于是平常省吃俭用的我还专门买了个会员看了一集。说实话,看了十分钟我就后悔了,下面就给大家分析分析皮哥看到的烂,也祭奠一下我这退不回来的19块会员费。

2.主创:三个诸葛亮=豆瓣2.6?本片导演马进,国家一级导演,这是个什么概念?国家一级导演是我国导演行业的最高职称,就跟学校的教授和医院的主任医师是一个级别的。

马老师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应该是个靠谱的人翻看马导的履历,曾经也拍出过一些经典的作品,比如《家在铁西》、《营盘镇警事》、《幸福来敲门》、《其实不想走》等,豆瓣评分也都在8分以上。

马老师部分高分作品马导对于家庭、犯罪类型的电视剧都是很有把握的,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位教授级的导演,忽然干了一部豆瓣评分2.6的电视剧出来,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哦对了,主创人员也不只导演嘛,那我们来看看是不是编剧的锅。

编剧申老师,看起来也像是不错的文字工作者本片编剧申捷,基本上国内编剧的奖项都拿了一遍,经典作品也不少,电视剧《白鹿原》和《鸡毛飞上天》就是他的编剧作品。

申老师辉煌的编剧生涯看过这两部剧的朋友就知道,从叙事节奏和人物塑造来讲,申捷应该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这样一个编剧怎么忽然又拉胯了呀,那我们来看看是不是摄影的锅。

摄影蔡老师也是有范的(少林龙爪手?)本片的摄影蔡涛,曾经担任高分纪录片《三十二》和《二十二》的摄影指导,电影《十二公民》和《暴雪将至》也是他当的DP。
你看,这部片子的导演、编剧、摄影单拿出来都不差,再加上个在《余罪》中大放异彩的张一山,怎么看都是个值得期待的阵容,但这几位一合体就干出个2.6,不科学啊,真有那么差吗?

3.剧情和叙事:叙事是导演的基本功《鹿鼎记》的故事金庸迷们都很熟悉,由于影视作品是改编,而且有宏图大志的编剧和导演有时候往往只是借助原著的一个壳来讲一个全新的故事,比如姜文。

“我张麻子的想象力,怎么能被剧本束缚?” -姜文(他没说这话,我编的)我们暂且抛开原著和以前的拍摄版本,尽量不带有色眼镜把这部新《鹿鼎记》与其他作比较,单单看这个故事怎么样。由于皮哥只看了一集,就以第一集为例做分析。
影片一开始韦小宝以说书的形式做了个自我介绍,先不说张一山那孙猴子附体的表演,就说自我介绍这个形式。

“说”是影视剧中最“低级”表现手法影视剧更多是视觉的艺术,就是要让观众能够“看”到,最无力与最无聊的展现方式就是“口述”,我不知道马老师(导演马进,不是B站网红马保国老师)一开场就用这种教科书式的错误来表现是个什么意思。
随后小宝给客人上酒,发现在桌子上大吃大喝的正是朝廷通缉要犯茅十八。茅十八看小宝眼神不对,立马站起来在走廊上对天大喊“我就是茅十八”。

第一次见朝廷要犯喊着要官兵来抓的唉,一个朝廷要犯,大摇大摆去青楼吃饭已经很过分了,感觉情况不对,茅十八第一反应居然不是逃跑而是向天咆哮,既然这样他咋不直接去自首,还能蹭两顿牢饭。

先不吐槽他娘的服装,他娘的叫声让我赶紧调小了音量接着官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警,要拿下茅十八,此时小宝的娘尴尬地出现要拉小宝远离是非,结果被官兵打了一顿,茅十八也不知什么时候和小宝就兄弟相称,跟官兵干了起来,小宝也没趁乱逃走,而是帮助茅十八杀了一个当官的。这俩人的友谊如同无根之木,完全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让人一头雾水。弄死了官兵,茅十八说要去北京,小宝他妈非要让茅十八带上小宝一起,就这样两人踏入了未知世界——京城。

张一山的表情可以出又可以出一大批表情包了看到这里皮哥不由得再吐槽两句,是,正常的电影都是主人公要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展开新的探索,但人家去新世界探索都是客观上不得不走,主观上非去不可。你这个茅十八和小宝去北京的理由不痛不痒的,弄死了官府的人还往天子脚下跑,你是北京有人还是怎么的,要逃命去深山老林它不香吗?非得往满大街天眼的地方跑?剧本里人物是行动+动机,行动莫名其妙,动机模糊不清,怎么能树立起人物,申老师出来解释一下。

茅十八和小宝来到京城,饿了去下馆子,在酒楼碰到一身官府的海大富。编剧赶紧出来罚站,你们家养的狗能不牵绳子,没住人跟着就自己随便出去遛弯吗?不查查资料吗,大清的太监就这么容易穿着官服随便出来走动吗?慈禧太后的亲信太监安德海由于私自出宫办事,结果一回来就被慈安太后以太监不得擅自离宫给干掉了,难道你一个管厨房的海大富比安德海的脸还大吗?皮哥深感无力。

剧中称海大富为尚膳监总管,其实尚膳监在顺治十八年就裁撤了,改为采捕衙门回到剧情,小宝与海大富发生了点冲突,随后被拿下带回了宫里。这里皮哥也是一头雾水,海公公一个管尚膳监的,在街上随便抓两个人回宫是要干嘛?是为皇上搜集顶尖的食材吗?这一个胖子一个瘦子吃了能长生不老吗,还是能炼成绝世神功?

再一次,海大富抓人的动机何在,好玩吗?在宫里折腾了一晚上,海公公又莫名其妙把茅十八给放了,让小宝顶替被自己误杀的小桂子。搞不清楚海公公到底打得什么算盘。小宝这时候不应该是盘算着怎么逃出去跟茅十八汇合吗?但他却在宫里玩的不亦乐乎,又是赌钱,又是和皇上摔跤。

宫里唯一一个穿黄色衣服的,猴精的韦小宝居然看不出来此人身份尊贵?我们此时完全不知道主角到底想要干嘛,他就像一个傀儡,被海大富指挥来指挥去,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第一集片尾,海大富让小宝去南书房偷《四十二章经》,小宝在另外两个小太监的带领下潜入南书房,第一集完。
看完第一集皮哥的感受就是,人物扁平,缺乏动机和目的,故事苍白无力。我简直认为这就是编剧挂了一个名,又花了几百块找了个编剧爱好者随便写的本子。有人肯定会说皮哥你喷得那么开心,那你倒是写个来看看。那我就说说这第一集应该怎么写。

按照这一集的信息量,无非就是介绍主角出场和送主角到未知世界。主角出场要让观众对主角的性格特征和社会关系有个初步的认知。

哪怕看看编剧入门《救猫咪》也知道故事该怎么写此时的韦小宝是个青楼出生,爱赌博、耍小聪明又讲义气的小混混。要展现小宝的这些特点,可以加一场赌博的戏。比如小宝和兄弟耍小聪明赌博赢钱,接着把戏被识破,小宝为兄弟掩护自己挨揍,回到青楼被母亲大骂,母亲一边骂小宝一边为他处理伤口,小宝还开一些“不正经”的小玩笑。这个情节一加进来就把小宝爱赌钱、耍小聪明又讲义气的性格讲清楚了,而且还把他和母亲的那种介于母子和姐弟的关系表现了出来。

接着是茅十八和小宝关系的建立,应该是茅十八在被通缉的过程中受伤或者碰到困难,此时胁迫小宝帮他,在此过程中两人发现都是讲义气的同道中人,产生惺惺相惜的感情,并且犯下了不得不走的过错,结合小宝本身对闯江湖的向往,才一起去了未知世界——京城。

3.调度:导演水平的体现调度要说的东西就多了,场地、灯光、服装、布景等。国内外叫的出名的导演,在调度上都是有自己深刻见解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品风格。

《霸王别姬》,公认的华语电影巅峰,场面调度的教科书电视剧这个东西没电影那么讲究,我主要说几点问题比较大的,灯光和服装。有点摄影基础的朋友们都知道,你拍照片最重要的就是光线,摄影是用光作画的艺术。电影电视同样如此,说简单点,光能让观众看得清楚演的什么,说复杂点,好的布光是对气氛渲染和叙事有帮助的。但是,在这新版《鹿鼎记》里,我居然几乎看不到布光的痕迹。剧组再穷,三十几块包邮的米菠萝还是买得起两块吧。

此处韦猴子脸上应该有光,让观众看清楚他疑惑的表情。

导演你是要让我欣赏这优美的窗子纹路吗,我要看猴子的表情。

为什么又给我看大逆光剪影,是我会员费没给够吗?

这人物近景脸上不给光吗,谁出来解释一下?

右侧不给补点光吗,又不是恐怖片,人脸对比搞这么大是什么居心?皮哥再说一遍,虽然电视剧不比电影,但主创们也不能破罐子破摔坏了自己名声吧。
还有就是服装,这宫里的太监清一色的大白袍子,配匹白马就是甘道夫。麻烦片子的美术老大别说翻阅专业文献,就是上网查查也不会犯这种错误。

不知从何开始,公公们都成了白衣骑士根据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选编的《晚清宫廷生活纪实》书中收录有李光《清季的太监》一文,文中有涉及晚清太监的服装:
太监的服色分灰、蓝、绛、茶、驼五色:春天是灰蓝色,夏天是茶驼色,秋冬是蓝灰色;诞辰穿绛紫色,忌辰穿青紫色。服装形式分靴、袍、帽、小褂、大褂、衬衫(无袖)、马褂、坎肩、叉裤、凉带、腿带等。其中总管、首领穿马褂,其他有品级和无品级的太监,不能穿马褂,一律穿坎肩。靴子都是青色,总管首领穿长筒靴,其他太监都穿角靴。

大家看看老佛爷身旁的太监是什么感觉至于表演,在98年TVB版的《鹿鼎记》中,有很多韦小宝的内心戏,不知大家还有印象没有,导演用这种形式来将小宝的心理活动用视觉画面呈现出来。

估计张老师对这个角色的内心定位是猴子,所以演的这么惟妙惟肖张一山演的韦小宝忽然间感觉被表现主义大师附体,各种表情狰狞无厘头,极力想外化小宝的心理活动,但小张同学真的只是了解到了表现派的皮毛,根本没有达到冷静、随心地塑造角色的境界,只是一味地挤眉弄眼,所以让观众们看起来就像耍猴。真正的表现派,去看看周星驰吧。

关于剪辑皮哥已经无力吐槽了,概括两个字——跳跃,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经常要把两个场景联系起来,必须花费大量脑细胞脑补。4.尾声:到底是谁不讲究说实话,这部《鹿鼎记》皮哥看来就是个小品,而且还算不上优秀的小品,归为抖音段子的话还差不多。这剧组主创人员资历都不差,而且都有证明过自己能力的作品,这么多问题我不信他们看不出来,但为什么还是弄出个这么雷人的作品。本片背后的出品方新丽传媒曾经出品过《如懿传》、《白鹿原》、《我的前半生》等都还不错的IP改编大作。

被阅文收购前,新丽传媒的成绩单还是挺不错的这次《鹿鼎记》可真是砸了自己的招牌。虽然新丽传媒被阅文收购时,背着三年21亿的对赌协议,但你要挣钱也不能把观众当猴耍,认真做产品才能让观众买你的账。

影视作品本来就是很主观的艺术,不可能所有观众都买账,但如果制作方能够稍微“讲究一点”,别辜负了满怀期待的那一拨观众,那么挣钱是大概率的事情。

关于作者: mingjuan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