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版曼克玩世不恭风 妙语连珠

如果说《公民凯恩》是影史最伟大的电影(之一),那么,《曼克》则是《公民凯恩》最精彩的演义(之一)。 撇开《公民…

如果说《公民凯恩》是影史最伟大的电影(之一),那么,《曼克》则是《公民凯恩》最精彩的演义(之一)。

撇开《公民凯恩》,《曼克》也是一部内涵丰富、妙趣横生的作品,2020年英语片中的佳作。

但若要彻底理解《曼克》,先看上三遍《公民凯恩》恐怕是基础课。

而这仅仅是第一课,后面还有一大串课程。这么说吧,把《曼克》所涉及的影史背景资料全部搞通弄懂,美国电影史的一大块就被你啃下来了。

《曼克》主要聚焦在好莱坞黄金期最重要的制片厂米高梅之中

曼克何许人也?

片名中的“曼克”(Mank)是曼奇维兹(Mankiewicz,又译“曼凯维茨”)的昵称。好莱坞历史上有两个大名鼎鼎的曼奇维茨,是兄弟俩,哥哥名赫尔曼,即这部影片的主角;弟弟叫约瑟夫(乔),日后名气更大,既编又导,拿过编和导的奥斯卡,经典名片一箩筐,包括《彗星美人》以及差点让20世纪福斯破产的《埃及艳后》。他俩均有后代涉足娱乐产业及更广义的创意产业,但名气不如他们的父亲。

赫尔曼最初是纽约的记者,就职于《纽约时报》《纽约客》等权威媒体,主攻戏剧评论,业余也创作一些舞台剧。1926年,一位好莱坞制片人因为喜欢他的毒舌文风,邀请他去好莱坞发展;此后,他创作了几十个剧本,包括修改别人的剧本,最著名的作品便是《公民凯恩》。

赫尔曼(以下称“曼克”)刚到好莱坞,碰上了默片的尾声,他写的多半是台词的字幕卡。但很快,有声片崛起,电影的台词量大幅增加,对台词的质量要求也不同以往。在曼克眼里,好莱坞电影都是傻白甜,太过浅显,也太过正面,缺乏趣味,更缺乏思想深度。

他带着典型的东海岸精英思维和优越感,创作了更加灰色的人物,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充满讥讽和调侃的对白。在好莱坞行业内,他有一句可以跟《公民凯恩》知名度媲美的话,是他发给纽约作家朋友的电报:“这里肥得漏油,而你的竞争对手都是一群白痴。”(博大精深的中文仅用六个汉字:“人傻,钱多,速来。” )

加里·奥德曼饰演曼克,显而易见是要冲击2021年的奥斯卡表演奖

曼克这句名言出现在《曼克》中,他的玩世不恭文风,在影片中演化成妙语连珠,到酣畅淋漓的程度,《公民凯恩》中凯恩的对白都没有这么极致。《曼克》的编剧杰克·芬奇(导演大卫·芬奇的父亲)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完成了这个剧本。显然,老杰克看过众多曼克的作品,熟知他的风格,并且能模仿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台词是《曼克》最大的亮点。

据1960-70年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影评大神宝琳·凯尔,在1971年做了一项研究,题为《凯恩的诞生》(Raising Kane),里面最重要的论点就是褒曼克、贬奥逊。而《曼克》这部故事片的主要素材来源,正是《凯恩的诞生》。

奥逊·威尔斯是《公民凯恩》的第二编剧、唯一导演、绝对主演。

据大卫·芬奇透露,他已经在拍摄中大幅度减少了对奥逊·威尔斯的诋毁,可见原剧本以及《凯恩的诞生》是如何力捧曼克、力踩奥逊的。

简单地说,曼克创作了一个非常长(327页,拍出来会长达五个半小时)、十分厚重、极具文学价值的电影剧本,片中人把它比作莎剧《李尔王》。奥逊·威尔斯大刀阔斧做了压缩,增加了一些自己的东西,进行了电影化处理,使之成为影史经典。

《公民凯恩》(1941)从报业大亨凯恩留下的“玫瑰花蕾”的“遗言”入手,多视角重述了他的一生

站在曼克的立场,这是一个年仅24岁、但狂妄自大的导演,巧取豪夺了编剧的成果。(这很奇怪吗?这种事在咱们影视圈更像是家常便饭。)

我没有看过曼克的原剧本,但我看过其中几场戏,比较奥逊·威尔斯修改后的版本,我的直观印象是:原剧本有点偏话剧,台词非常密集,而奥逊的压缩颇有技巧,绝不是仅仅为了篇幅。如果奥逊很大度,他可以不署名;但他署联合编剧,似乎也说得过去。

你可能会说:你都没对比过完整剧本,哪有资格下这个定论?没错!我确实没这个资格。但一大批有资格的好莱坞业内人士,都曾公开表态,认为威尔斯署名第二编剧是合适的。影片的选题是两人一起定的,他俩每周讨论剧本;威尔斯曾为曼克提供了300页笔记,并且自己也写了一些戏,最终版本是压缩合成的结果。

毫无疑问,《公民凯恩》的人物塑造、睿智的对白、多视角的结构(国产剧集《摩天大楼》的结构受此影响),都是曼克的功劳。但成片的艺术性无疑更多带上了奥逊·威尔斯的痕迹。

赫尔曼·J·曼奇维兹本人(1897-11-07 至 1953-03-05)

细究起来,这两位电影界的绝世天才都是缺乏雅量的人。曼克嫌奥逊宣传该片时,只提“自编、自导、自演”,不提他这个第一编剧,他甚至放出话来,说奥逊提出给他一万美金,要他放弃编剧的署名权;而奥逊说这太荒唐,他一直视自己为联合编剧而已。

其实,这桩案子已有定论:美国编剧工会已做出仲裁:《公民凯恩》为他俩联合编剧,曼克的名字排在前面。《曼克》在细节处理上,每次都选择对曼克有利、对他人不利的立场,包括未经证实的谣言和已经被证伪的传说。“他人”不仅仅指奥逊·威尔斯。

我们在欣赏《曼克》时,不妨参照大卫·芬奇另一部佳作《社交网络》。表面上都是传记片,但实质上经过了厚厚的滤镜。观众最好不要较真,因为它经不起较真,它玩的是艺术夸张。

如果你看完《曼克》,觉得《公民凯恩》的成就主要归功于曼克而非奥逊,那么,你就上当了。《公民凯恩》是真正的“群英会”,主创个个是大牛,只不过曼克成名最早而已。除了奥逊和曼克,摄影格兰格·托兰德和配乐伯纳德·赫曼都是各自领域的划时代巨人;剪辑师罗伯特·怀斯后来导演了《西区故事》和《音乐之声》呢。

曼克遭遇车祸而在病榻上写完了《公民凯恩》的剧本

赫斯特何许人也?

威廉·兰道夫·赫斯特是《公民凯恩》主角的主要灵感来源,但影片绝对不是赫斯特的传记片。用我们的话来说,该片“影射”了赫斯特。

赫斯特是20世纪上半叶某个阶段美国最大的媒体大亨,拥有30来家报纸,最高时每天的读者量高达两千万。他号称能够左右美国的国策。关于报纸的发行策略,他曾跟普利策干过一架,是美国新闻史上的大事件(就是普利策奖那个普利策)。

赫斯特的办报理念就是走群众路线、八卦路线,英文行话叫做yellow journalism,注意不是中文“黄色小报”的意思。办报初期,赫斯特的政治立场是左倾的,为底层人民说话;后来,他慢慢右倾了,反对美国介入欧洲战事,主张美国“退群”。他的民粹倾向,跟当今的川建国比较相似。《公民凯恩》中,凯恩的办报理念如出一辙——先为苍生说话,说着说着便有了人民领袖的自我感觉。

赫斯特曾试图竞选美国总统、纽约州的州长、纽约市的市长,均未成功。凯恩的报人转政客道路,同样无疾而终。

查尔斯·丹斯饰演赫斯特(右一),他用由采矿业发家的家族财产打造出了美国的媒体帝国

赫斯特有一个情妇,是一位喜剧明星,名叫玛丽恩·戴维斯(Marion Davis)。据各方透露,两人有长期关系,感情深厚,只不过赫斯特的原配妻子是天主教徒,故赫斯特无法离婚(想想亨利八世),因此他也就无法将戴维斯明媒正娶了。

电影中,凯恩跟家境优渥的妻子离婚后,结识了一个纯洁的、爱唱歌的姑娘;他跟姑娘结婚后,倾全力试图把她打造成歌剧明星,但失败了。据研究,当年有不少大亨的经历比赫斯特更符合《公民凯恩》这一段情节,包括为爱唱歌的小三建造卡拉OK大厦,我是说歌剧院。

赫斯特祖上在洛杉矶以北、靠近太平洋的山里买了162平方公里的土地;1919-1947年,赫斯特在此建造了一群西班牙风格的建筑,美国华人翻译成“赫氏古堡”,其实仅有百年历史。如今,这群建筑已转赠加州政府,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公民凯恩》中,凯恩建造的“豪宅”不在加州,取名更大气,叫做“上都”(Xanadu)——就是咱们元朝那个“上都”。《曼克》几场重要戏份都设在“古堡”——曼克跟赫斯特及梅耶的对峙在大厅,他跟戴维斯的散步聊天在动物园(该动物园早已不复存在)。

阿曼达·塞弗里德饰演戴维斯,表现不俗

尽管赫斯特开动所有宣传机器,但戴维斯从未跻身一线明星。甚至有一派认为,没有后台力捧,戴维斯走红的几率更大。(听到没?大甜甜。)好莱坞名流很喜欢跟他俩觥筹交错,卓别林、嘉宝、毕克馥、盖博等大明星经常驱车去赫氏古堡度假,那里发生的八卦随便一条都可以占领十个热搜。

而在《曼克》中,这些明星都沦为一晃而过的龙套。曼克曾是赫斯特和戴维斯的座上宾,不仅因为他的编剧才华,更多是因为他的毒舌,即片中曼克自述的“总是忙着抖机灵”,其作用酷似古代朝廷的弄臣(court jester)。后来他遭到冷落,不再受欢迎,合理推论就是他酒后口无遮拦,把“毒液”喷到了自己的金主。一般认为,他在《公民凯恩》剧本中大量使用赫斯特的生平事迹,是出于报复心理。

影片中,曼克喝高后,把赫斯特比作是背叛理想的堂吉诃德,言下之意,他自己是坚持原则的堂吉诃德。赫斯特把他赶出门时,说了一个拉风琴的人和猴子的故事,跟咱们的“狐假虎威”一个道理。曼克只是活跃气氛的猴子而已,甚至他的名字都是“猴子的话”(monkey words)的谐音。

曼克嘲笑赫斯特之流不学无术,自然不会像他跟奥逊那样用《白鲸》等文学典故来沟通,但赫斯特的寓言更具杀伤力。

怀有理想主义的曼克与最终与商界大佬决裂了

《曼克》中他写完剧本,便开始遭受各方压力。真实情况是,《公民凯恩》制作完成、内部试映时,赫斯特旗下两位能掌握明星生杀大权的专栏作家看了,惊觉故事酷似自家老板,便速速上报;那时赫斯特才得知有这部影片,并且采取措施封杀它。而奥逊·威尔斯为了保全自己的“孩子”,立马做大规模内部放映,让同行的好口碑对片商雷电华产生压力。米高梅老总梅耶为了息事宁人,曾愿意支付雷电华所有成本,买下拷贝并销毁。(未必是他一家的钱,而是几个片商一起出钱,类似如今的行业游说费用。)

所有这些情节,《曼克》中都没有,那是因为,该片讲的是编剧的故事,而更精彩的部分其实发生在奥逊·威尔斯的身上,包括他后来在酒店电梯里偶遇赫斯特、邀请他看片、赫斯特假装没听见等等。(但从威尔斯的性格来看,这场戏剧性邂逅也许是他杜撰的。)

奥逊·威尔斯、赫尔曼·曼奇维茨、威廉·赫斯特……都是各自领域的枭雄。这几部作品,各自站了不同的立场。它们互相映照,可互为文本。但,这个故事牵涉的“枭雄”不止这三位。

《曼克》中的台词是绝对亮点

延伸解释

雷电华(RKO)是好莱坞黄金时代“八大”电影厂之一,注意,那时八大里仍没有如今的老大迪士尼。而雷电华是最早退出电影行业的一家。

路易·B·梅耶(Louis B Mayer,不是路易斯,s不发音)是米高梅最初三家公司中的“梅”。他掌管米高梅27年,是整个好莱坞的无冕之王。这位极具色彩的传奇人物,造星能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仅留下了一大批经典影片,还有各种妙语名言,其中一句出现在《曼克》里:“电影不需要有什么message,想要传递message有电报公司啊。”这是message一词的假借用法,原本是指“消息”,而message film引申为“文以载道”中的“道”,即教育意义大于娱乐作用的影片。

看完《曼克》,你以为梅耶就是一个见钱眼开、忽视电影教化功能的商人,可人家在1938年所有人都劝他不要得罪纳粹德国的时候,便开始拍摄反纳粹的影片。从戏剧性和人格魅力来说,梅耶的故事若拍成电影,至少观赏性会超过前面三位。《曼克》中他带着曼克到员工大会扮惨减薪那段,彰显了他的个性,后面的描写则垮了下来。

《曼克》给人留下的另一个印象,是梅耶对赫斯特言听计从。其实,他俩的地位和个性都差不多,绝对不是资本家及其走狗的关系。(想想咱们互联网的两位马姓老大。)在一些影史记载中,赫斯特去求梅耶,请他“叫停”《公民凯恩》的上映,梅耶说要跟其他电影厂老板商量;赫斯特要求参加,梅耶说抱歉,他们是在犹太人的宗教场所聚会。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好莱坞这个群是咱们犹太人创建的,你是很有钱,能呼风唤雨,但你对于这个群就是一个外人。(不好意思,淘宝不接受微信付款。)

曼奇维兹是犹太人,他的妻子(可怜的萨拉)不是。

奥逊·威尔斯不是犹太人,他跟曼克都是从纽约来到“没有文化”的好莱坞,从这个意义讲他俩都是外人。但曼克准确预测了好莱坞对威尔斯的迷恋很快就会消失,因为威尔斯是双重的外人。

路易·B·梅耶本人,他是米高梅中的“梅”,冷血的商界奇才,带领米高梅进入黄金时代

其他花边

如果说梅耶是米高梅的元首,那么,欧文·萨尔伯格便是首相。这位体弱多病、26岁挑大梁的“制作奇才”,在《曼克》中是一个逼迫手下制作假新闻片的上司。而萨尔伯格在电影公司大管家中的江湖地位,就相当于莫扎特在古典音乐家中的历史地位。他的慧眼识珠概率,让所有人都望其项背。如今奥斯卡有一个荣誉奖,就是以萨尔伯格命名的。萨尔伯格的太太是当年好莱坞的一线女星诺玛·希拉,她为了丈夫改信了犹太教。

萨尔伯格或许是本片主要人物中,德行最好的一位。当然你不会从该片得出这个印象。

影片中代表进步势力的厄普顿·辛克莱,是著名作家,曾出版百来种书籍,以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而著称,最著名的是《屠场》,另一部《石油》日后被改编成《血色将至》。他曾代表社会主义党竞选议员,1934年作为民主党参选加州州长,均未成功。影片对此事有所描写,并把他的失利归咎于梅耶制作的虚假新闻片。

其实,辛克莱也算是电影人,他担任编剧或制片的影片有好多部,1930-32年他还被卓别林招去,为俄国导演爱森斯坦制作了《墨西哥万岁》。

《绿野仙踪》:曼克在影片中说了它坏话。真实情况是,曼克曾经是该片最早的编剧,但他的版本用很大篇幅讲述多萝西在堪萨斯家乡的故事,并且注明拍成黑白。该片后来又有九名编剧参与过,最终署名没有出现曼克的名字。

《曼克》中提到奥逊·威尔斯当时忙于拍摄《黑暗之心》。实际上,奥逊想要拍,但未能拍成。30多年后,弗朗西斯·科波拉跟他的编剧将它改编成《现代启示录》,始终带着“这是奥逊·威尔斯未竟之事”的心态。

另一部影视杰作,同时也是被电影《曼克》说了坏话的片子《绿野仙踪》,曼克是该片最早的编剧之一,后来版本改动很大,最终没有他的署名。

《公民凯恩》正式发行的DVD,附带了另一张光盘,是纪录片《<公民凯恩>之战》(The Battle Over Citizen Kane),聚焦赫斯特和威尔斯的江湖恩怨。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凯恩跟赫斯特的相似之处是表层的,而凯恩跟奥逊·威尔斯才是精神上的合体。

从这个意义讲,枭雄奥逊把枭雄赫斯特拍成了他自己,似乎是潜意识的行为。这部纪录片后来又催生了一部关于《公民凯恩》幕后故事的电视电影《雷电华281》。这两部的艺术价值或许比《曼克》逊色,但作为《公民凯恩》的辅助材料,它们有着更多干货。

《曼克》的结构没有《公民凯恩》那么复杂。它有两条时间线,一条是男主在1940年车祸后赶工创作《公民凯恩》的剧本,另一条则是从1930年开始走,交代出《公民凯恩》故事元素的灵感来源。都说艺术源自生活,显然认识赫斯特是曼克塑造凯恩的关键因素,但无论是《公民凯恩》还是《曼克》,最大的价值均不是纪录真实,而是对历史真实的重塑,也就是常言的“高于生活”。

《曼克》中,来自纽约的文化精英曼克不停地炫耀其渊博的知识。片中用典之多,本文只能挑选最显著的加以讲解,仍有上百个典故囿于篇幅无暇顾及。

如果你不懂这些背景资料,你依然能感受到这个人物的魅力吗?不就是一个嗜酒嗜赌、抢占道德高地、才华横溢但爱蹭富豪热度的文人么?

赫斯特为了他的口才而忍受了他无尽的羞辱,我作为观众也得学会把他的文采和口才,跟他的人格区分开来。我承认,无论历史真实性有多少,这个人物对我来说并不讨喜。

关于作者: mingjuan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