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芬奇双面曼克 暌违六年预定奥斯卡

暌违六年,大卫·芬奇带着《曼克》来了。 在各大年度电影榜单中,不乏《曼克》的身影,它也许会成为颁奖季的热门种子…

暌违六年,大卫·芬奇带着《曼克》来了。
在各大年度电影榜单中,不乏《曼克》的身影,它也许会成为颁奖季的热门种子,毕竟芬奇已经六年不曾拍电影了。
这期间他制片并且导演了美剧《纸牌屋》和《心灵猎人》,还参与了《爱,死亡和机器人》的监制。纵使这些剧集再出色,却也和电影不一样。

这位金牌大导演打算拍《曼克》时,一种计日以俟的心情瞬间被点燃,加之奥斯卡影帝加里·奥德曼的加盟,《曼克》一直被视为明年奥斯卡的头号种子。
只是我也说过,不要对一部电影抱太大期待,因为往往会失望而归。
但芬奇出品,必属精品。话是没错,可看完《曼克》后,我发现此言有误,因为它是一部你无法参与的好片!

多数影迷都说:“这是最不‘芬奇’的电影”。
我觉得此言也有误,因为我一直觉得芬奇在不同的类型片中都能折射出多面的艺术人格,相同的类型片他一直在冒险尝试用不同的电影语言来拍摄;
譬如《七宗罪》和《十二宫》,前者精密设计,层层解剖;后者隐忍克制,抽丝剥茧;再譬如《消失的爱人》和《龙纹身的女孩》;前者阴郁暗黑,后者却冷峻炽烈。

《七宗罪》

《十二宫》

《消失的爱人》

《龙纹身的女孩》
他一直是一个大冒险家,不希望自己被贴上任何风格标签,所以在《社交网络》、《搏击俱乐部》或者《本杰明· 巴顿奇事》中,我们也感受不到喜欢拍悬疑心理犯罪片的芬奇会如此理性、疯狂和深切。
因为事实是,他就是为电影而生的电影人,并不是局限于任何一种类型片当中的导演。

《社交网络》

《搏击俱乐部》

《本杰明·巴顿奇事》
于是在他新作《曼克》中,我们对于他的解读,再一次,完全失效了。
芬奇是广告导演出身,对于画面有极强的考究,这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他拍电影时对于整体氛围的营造和把控,但电影并非只讲究画面形式,而是通过画面来推动情节发展,也通过画面展现多样人物和多元世界,更通过画面表达艺术形态和主题思想。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编剧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像王家卫那种完全靠临场直觉,不太需要剧本的导演非常危险,因为观众对叙事感丰富的电影总会有更强的代入感和包容心。
而芬奇便是这样的导演,他是一个叙事高手,知道怎样引人入胜,更知道怎样表达电影精神。

但很抱歉,《曼克》不是这样的电影,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了芬奇最隐秘的自我。
这份观感,和看昆汀《好莱坞往事》是一样的心境,而且《曼克》,比《好莱坞往事》更要私密,差一点我就推翻了过去的芬奇,误以为他是某个像贾木许这样的“作者系导演。”
可最终《曼克》所呈现的,是芬奇艺术人格中从未见过的反抗精神,他代替了父亲执笔写下的剧本,引领我们走回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那个时代,是真正的黄金好莱坞。

所以了解《曼克》,你需要了解三件事:
第一,你必须看完《公民凯恩》;
第二,你必须对奥逊·威尔斯有大概的认识;
第三,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就算你看了《公民凯恩》以及了解了奥逊·威尔斯,你仍然会对本片一头雾水。

《公民凯恩》
这就回归到了一个探讨电影意义的层面上了,电影是属于大众的还是创作者本身的?
如果你问不同的导演,不同的导演会给你不同的说法,甚至还会有人骂你说:“蠢蛋,电影当然是属于大众的,不卖座的电影拍来干嘛?”也有导演会说:“电影就是我和自己的对话,仅此而已。”

原来拍电影也和做人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看你更倾向于哪种而已。
过去芬奇的选择都在做综合性的平衡,怎样能俘获大众的心,又怎么保留自己的电影特质?
这一次他放下了自己的武器,叛逆着要做一个“极端主义者”,把一段好莱坞往事和一个天才编剧的沉浮用自我的偏执来呈现;
这似乎是他与自我的抗争,也似乎是对逝去父亲的纪念,总之,《曼克》不属于观众,仔细看,它也不属于大卫·芬奇。

 

 

芬奇在最近接受Vulture采访时所说,这部电影是试图定义曼凯维奇对《公民凯恩》,以及对电影史的贡献的真相——并戏剧化地展现他为获得署名而进行的斗争。
这是观看《曼克》无法避免的历史性,有关于《公民凯恩》的制作与诞生及好莱坞各大公司的明争暗斗;
所以大部分影迷提出比较关键性的一点便是:我对这样的历史真相并不感兴趣,它只是揭示了某种电影公司资本主义的丑恶。

对于刻画“曼克”一角,其实芬奇是用了心的,他遵循父亲老杰克的剧本描述真实还原了他当年所遗留下来的影史秘闻。
而曼克作为这段历史的窗口,为我们观测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事件,如米高梅公司掌门人路易斯·梅耶为了维持公司正常运作,大打亲情牌缩减员工工资;

如曼克创作《公民凯恩》的原型人物直指报业大亨赫斯特;
再如原本没有编剧署名权的曼克最后在自己的坚持下要求导演奥逊·威尔斯写上自己的名字,导致两人最后关系闹僵,再无合作,就连获得了奥斯卡,奥逊·威尔斯也不愿承认是曼克写下了《公民凯恩》这般杰作。

以曼克的视角,我们进入到上个世纪好莱坞30年代,挖掘了电影行业各大人物的雄心与丑恶。
这本是属于电影圈内部的行业秘密,芬奇却坚持要把这些秘密给抖落出来,看上去是在讲曼克的半生,其实明里暗里,不知道骂了好莱坞多少回。
但NETFLIX对芬奇很放纵,只要你敢拍,我们就敢投钱,一向财大气粗的网飞对于芬奇可谓是信心满满。

电影用两条叙事线横跨前后七年,七年前,曼克作为知名编剧,混迹在好莱坞精英阶层中间,认识了这个行业的所有顶尖大拿,作为编剧,他势必对故事很着迷,于是他把这些故事串联成了自己笔下的《公民凯恩》;

在《公民凯恩》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普通人的崛起与落寞,手拿玫瑰花蕾,眼望人生浮沉。
而在《曼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千疮百孔,风卷残云,留下的同样是我们对那个时代的一纸疑问。

芬奇显然想要为曼克而正名,这也许正是他的一种反抗精神所在,试图用一个被遗忘的人物唤起大家对于电影人的尊敬,以及制作电影的责任心。
这份责任心体现在《曼克》的每一个画面,复古而精致,附和在黑白交错的光影下犹显沧桑。

 

当然,同样有人觉得芬奇不该复刻《公民凯恩》的拍摄形式,以剧本的方式讲述故事,模糊了电影的主线,也忽略了人物的发展轨迹,一味在追求一种批判和讽刺。
也有人觉得电影过于私密和陈旧,如果对这段历史了无兴趣,根本就不会耐心观看。

的确,它不属于观众,而更像是一次记忆的重组,也更像是拍给《公民凯恩》深度研究者所观看;
但当你仔细看完《曼克》后,会有一种隐隐的悲伤感,这是我在结束后捕捉到的一种情绪,看着曼克手拿奥斯卡,完成了对自我的认同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芬奇所表达的其实是人物命运的不确定性,以及烙印在时代洪流中的悲哀。

如果你是《公民凯恩》的影迷,去看《曼克》;如果你是大卫·芬奇的影迷,去看《曼克》,如果两者皆不是,别看了,它不会引导你的情感,更不会支配你的情绪。

每个导演在每个年龄段所思考的意义都不同,这几年来我们看阿莫多瓦拍《痛苦与荣耀》,那是他对自我的和解;看昆汀拍《好莱坞往事》,那是他对电影的钟爱;看阿方索·卡隆拍《罗马》,那是他对童年的缅怀,至于芬奇和他的《曼克》,我想那是他对自由拍电影的重新定义。

不管什么电影,想拍就拍了,管他是服务大众还是取悦自己,况且他可是大卫·芬奇,还有什么拍不了的呢?
预测《曼克》会收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以弥补《社交网络》和《本杰明·巴顿奇事》所留下的遗憾,祝福芬奇!

关于作者: mingjuan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