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一个HIV同性恋的归乡 罗曼借着晚期癌症和男友分手

美国同性恋电影《1985》(陈俊彦导演,2018) 电影回旋着亚洲式的细腻与哀伤。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不会被思…

美国同性恋电影《1985》(陈俊彦导演,2018)

电影回旋着亚洲式的细腻与哀伤。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不会被思想困惑,也不纠结于精神世界的困境,而是陷入伦理和情感的泥淖,困顿不堪。

他们总是在自身的有限的行动力中,去反衬出所生存世界的宏大。仿佛他们生活在一个洪荒的宇宙之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而不是生活在一个有着清晰坐标的有爱的小镇中的某一座温馨的房子,交织着蜘蛛网般的街坊四邻,或许正映衬出了导演作为异乡人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世界中立足的虚无感。

 

Adrian是被剥夺了文明支撑的鲁滨逊,他的世界也被剥夺了色彩。漫不经心的、亚洲式的家庭对话,试图传达幌子般的爱的讯息,都证明着这对于Adrian来讲都不是一场精神苦旅,而是准备走入一个灵魂炼狱。因为这里每一句话的表达,每一个试探的动作,都试图是捕获,折磨,挣脱,与纠缠。话不可说,行动也无解,一切或许最终都会指向丑陋。我也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鲁迅《故乡》的开头: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虽然背景是德州,85年的共和党氛围,一个已经逃离家庭、并认同了纽约民主党的同性恋,带着HIV的恐惧,注定在此寻求不到安慰。尽管情态已经开始出现些许变化,曾经并不友善的中学同学释放出了善意,母亲已经开始背着父亲,不再投共和党里根的票。

然后,突然间,同性恋仍旧找到了它的美式宿命。他生命中的女友说着美式的脱口秀,他和钟爱的弟弟一起听麦当娜,看《歌舞线上》、《回到未来》,和《猛鬼街》。还有他善于发现并面对真相的父亲和母亲。影片关注的是一个患有HIV的同性恋男人在弥留之际,决定陆续交代自己的后事,向这个世界告别。法国导演欧容的《时光驻留》有着同样的主题。电影让摄影师罗曼借着一场晚期癌症和男友分手,并和一对无法生育的夫妻进行了一次三人性爱,完成了他最后的生命之旅。在欧容的电影中,家庭的和解与沟通并不是他的重点,而是情感上的放手与基因上的继承。这是一种科学上的重生。当然电影很巧妙地规避了HIV这一沉重话题。

 

欧容电影《时光驻留》

《1985》是一次宗教上的重生。这是一次告别的电影,先不说整个家庭和小镇都是一个有着浓重宗教气氛的地区,单凭着圣诞节,就足以说明它的宗教性了。借着耶稣的降生,呼唤一个新的世界的出现。Adrian一年中参加了六次朋友的葬礼,他身边的朋友在陆续死去,他也将面临死亡的结局。可是,这些都不是结局,就像耶稣死后重生一样,同性恋也会经历重生。这场“淡若止水、又刻骨铭心”的告别,只是一场预演,却是整场生命在行进。就像电影结尾所呈现的Adrian和Leo在舞池中共舞的画面,优雅从容。凡活过的,一切都不会白费。

 

对于电影的黑白拍摄,有些困惑。即使鲁滨逊的孤独,也充斥着自然的颜色。所以,我并不太感同身受地理解电影刻意将色彩调成黑白的原因。它在说这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从整个家庭关系的和解与沟通来看,并不是。这是一个和死亡相关、并抑郁到灰色的世界?痛苦和死亡相关,却并不是抑郁。而痛苦和死亡并不是黑白。而且,黑色电影中的光影所呈现出的道德暧昧,在这部电影中并不存在。它没有把同性恋并置于一种善恶的中间状态,而电影中的和解的温情,挺适合用彩色才表达。像德国电影《啊,男孩》中的思想、精神与道德困境,才真的适合黑白。

关于作者: mingjuan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