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姿为什么被叫冷门歌手 老牌歌手为什么不火了

前几天有一条叫冷门歌手孙燕姿的热搜火了。后来经过网友们的火眼金睛侦查,发现这是一个钓鱼营销号这件事顿时引起了吃瓜群众们的热烈讨论。就连孙燕姿老师本人,都回应调侃自己是“冷门歌手”(好可爱):还有其他疑似的同类贴子,也是引得网友们哭笑不得:但冷门歌手孙燕姿这个话题,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现象:尽管孙燕

前几天有一条叫#冷门歌手孙燕姿#的热搜火了。

后来经过网友们的火眼金睛侦查,发现这是一个钓鱼+营销号

这件事顿时引起了吃瓜群众们的热烈讨论。就连孙燕姿老师本人,都回应调侃自己是“冷门歌手”(好可爱):

还有其他疑似的同类贴子,也是引得网友们哭笑不得:

但#冷门歌手孙燕姿#这个话题,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现象:

尽管孙燕姿他们这些老牌歌手,至今仍是华语乐坛的中流砥柱,但曾经那个风云际会的华语乐坛,也许的确随着这些歌手,一起老去了。而且很可能很久都不会再出现,当年那种繁荣的景象了。

在这个话题底下,网友们也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回忆当年的经典之作,也有的推荐了近几年的优质作品。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孙燕姿这位冷门歌手,在华语乐坛究竟有着怎样的位置;她的作品又是什么分量;为什么现在的歌手和当年的歌手,存在着巨大的断层。

一、孙燕姿的经历和作品

早期经历

孙燕姿是一名新加坡歌手,因为是家中次女,取名为“姿”。

大学时,孙燕姿报名了李伟菘音乐学校,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生的伯乐、贵人,即李伟菘、李偲菘兄弟——一对在华语流行音乐中,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金牌制作人。他们为孙燕姿打造了大量的优质作品(下文会讲)。

在校期间,华纳音乐制作团队到访李伟菘音乐学校,孙燕姿凭借自身的综合实力,获得了华纳团队的关注。在2000年,完成大学学业后,正式与其签约。

出道初期

在出道初期的时候,孙燕姿可说是歌手界的劳模。

在那个年代,歌手发唱片的频率,一般是一年一张。但是孙燕姿在前3年内,做到了半年一张唱片的发行频率。

一般来讲,一个素人出道,在市场前景未知的情况下,不容易享受到这么多的资源。

但是孙燕姿在出道初期,就能以这种势头发行作品,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华纳,是看出了她身上蕴藏的巨大潜力,将她作为重点对象培养的。

从市场的反馈来看,华纳的眼光的确是很毒的。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2001年的第12届金曲奖上,孙燕姿凭借《孙燕姿同名专辑》入围,并战胜了周杰伦、戴佩妮、范玮琪,获得了最佳新人奖。

如果说那个年代,男歌手的领头羊是周杰伦,女歌手大概就是孙燕姿了。

而孙燕姿享受的资源不仅多,并且优质。这其中,离不开李伟菘、李偲菘这一对金牌制作人兄弟的鼎力加持。

李伟菘、李偲菘兄弟,从孙燕姿出道到现在,一直是她的良师,更是贵人。这两位兄弟,本身都是创作能力出众的幕后英雄,多年来为孙燕姿输送了大量的优质作品。

简单来说一下李伟菘、李偲菘兄弟的创作特点吧。

他们二位作出的曲,最大的亮点是能够把流行歌曲的流行度和生命力兼顾起来,做到不错的平衡。

他们两位作出的比较经典的曲子,如:《一千个伤心的理由》、《我等到花儿也谢了》、《想你的365天》、《胆小鬼》、《王妃》、《柠檬草的味道》、《听说爱情回来过》、《那女孩对我说》……等等,时间跨度其实很大,但曲子很少会有那种特别老旧的年代感。即使放在今天听,依然不会过时。

这些作品在当年,凭借着自身抓耳的旋律得以流传。直至今天,也依然在传唱、翻红,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而他们为孙燕姿,更是量身打造出了许多的经典。从孙燕姿的第一张同名专辑,到最新的《跳舞的梵谷》,一直伴随着两位兄弟创作者的身影。

大家可以发现,孙燕姿有相当多的经典作品,都是出自李氏兄弟这两位幕后创作者之手。

近年来的优作

也许是近10年来,孙燕姿发行的专辑只有3张,确实少了一点(跟出道1年多发行3张专辑相对比更甚),再加上孙燕姿已经结婚生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生活上,淡出了大众视野,就连很多我们这种从小听着孙燕姿长大的人,对她的了解都越来越少,更不要提一些年轻的小朋友了。

但是,作为老牌天后,孙燕姿依然还是有不少好作品的。

11年的专辑《是时候》中,《当冬夜渐暖》、《明天的记忆》、《愚人的国度》都是不错的作品;

18年的单曲《半句再见》,可能是近些年孙燕姿旋律质量最高的歌,李偲菘老师再一次贡献了高质量的作曲。这首歌我认为是不输给她早期的《同类》、《开始懂了》等经典作品的后期旋律扛把子;

最新的专辑《跳舞的梵谷》,争议比较大。有的人觉得孙燕姿在这张专辑里做出了很多新的尝试,也有人觉得这张专辑的很多歌旋律写得太怪异,不抓耳,听起来很奇怪。

《风衣》作为开场曲,是比较传统的旋律走向,也是孙燕姿一贯必有的作品;其他的作品可能需要适应一下,特别是同名歌曲,这个旋律谱写方式比较另类,喜欢的可能会觉得比较新颖,不喜欢的应该也会无感。

孙燕姿的创作能力

最后简单说一下,孙燕姿的创作能力。

孙燕姿作为歌手,其实也一直在尝试着自己创作。从第一张专辑开始,她一般都会在专辑里尝试自己进行词曲创作。

而且,她不仅仅是“在专辑里作为彩蛋,放一两首自己创作的歌”,而是这些歌都有自己的构思在里面。

比较经典的作品,像首专的《很好》;《风筝》专辑中的《任性》;《Stefanie》专辑中的《听见》;《完美的一天》专辑里的《明天晴天》;

作词上有和林俊杰合作的《她说》。

这些歌曲可能不像她那些经典作品,那么一下子就抓人,但是有很多她自己构思的小细节,你可以明显感到:这不是那种跟着和弦套旋律的作品(这个音乐底蕴比现在很多所谓的创作型歌手都强),很多旋律走向很特别,也有自己的个人特点。

二、现在的乐坛新星,和当年歌手们的巨大断层

借着孙燕姿被营销#冷门歌手#这个现象,也说一下新生代歌手和老牌歌手的巨大断层的问题。

尽管#冷门歌手孙燕姿#这是一个钓鱼+营销的话题,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孩子,对老一代歌手的关注,是越来越少了。给他们说孙燕姿、蔡依林、梁静茹、萧亚轩……说不准他们真的不知道她们是谁。这个现象其实挺正常的,毕竟一代人一代偶像。

但有一点很奇怪:在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即使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哪怕是童安格、潘美辰、邰正宵、齐豫、苏芮等人,这些歌手已相对不再活跃,关注度不比当时的当红歌手,可他们的作品依然经久不衰,流传到我们那个年代,依然很受欢迎。

可现在每年有那么多的歌手,榜单也是经常更新,歌曲也是首首999+的评论、收藏,但怎么就感觉这些歌手到歌名,一首都没听过。点开听听,好像也没什么特别之处,甚至质量不高。除了自己家粉丝,外人根本不会关注,歌曲也流传不起来,没几天可能就被另一首歌曲取代了。

而当年的那些作品,放到今天再听,无论是作品的词曲本身,还是制作水准,依然有着很高的质量。

为什么这个年代的歌手,以及歌手的作品,都和十几年前的歌手、作品,产生了巨大的断层?

营销手段的转变

在过去网络还不发达的时候,歌手发唱片,一般从10首歌中,选出1~3首质量较高的,作为主打歌,在电台首播。

主打歌一般是由唱片公司,根据对市场以及作品的判断,精挑细选出来的,最具有流传潜力的作品。如果不出大的意外,这首歌一般就是那位歌手当年最火的歌,有些特别出类拔萃的作品,得以流传至今,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

包括在现在,很多歌手发片发歌,依然是在沿用这种方式。

但这种宣传手段是有弊端的。那个时候没有网络,人们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想反复听,就只能买唱片。

作为唱片公司,当然是要考虑商业利益最大化。传统唱片配置10首歌,有了1首好听的主打歌,听众就会愿意为这张唱片付钱。

听众花100元,为了1首特别好听的歌,买一张10首歌的唱片,那么其余9首歌,是放上9首同样高质量的作品更合适?还是放9首一般作品,更合适?

答案当然是后者。

好歌手常有,好歌不常有。唱片公司有另外9首好作品,再做9张唱片,细水长流地赚钱不香吗?

这也造成了,我们今天回过头去看当年的很多唱片,很多都是1首好歌+9首普通作品的搭配。

有两首不错的歌的唱片,听众算捡到宝了;

有3首,那这家唱片公司太有诚意了;

再多……那是周王林陶、戴佩妮、小刚、小柯、郑钧、朴树……所以他们这几位,至今仍是华语流行乐坛的擎天之柱。当然这几位大佬的情况不适用于一般人,人家巅峰期就是能写,写多少有多少。

随着这几年网络的普及,歌手在网络上以数字专辑的形式,发行EP或者单曲,其实是从传统的“买唱片”,或者干脆说“为了几首歌买一张10首歌的唱片”转变成了“买1首听1首”。

仅就这个营销思路的转变来说,其实未尝不好。它的初衷其实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传统唱片的拿歌凑数行为。

另一方面,把1张专辑拆成10首单曲发,也可以使听众关注到,除了主打歌以外的其他好歌。

这也使听众获取歌曲的渠道发生了改变。

过去我们通过电视、报纸、广播、马路边商店的播放,等等渠道来获取歌曲;现在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的小朋友,是通过网络app来获取歌曲。

为了验证这件事,我特意问了一下身边当老师的朋友。他们几乎都提到一个点:班上学生是通过抖音、快手等小视频app来获取歌曲的。

消费群体认知的转变

网络的发达,使信息的普及也变得异常迅速。

过去我们为支持自己喜欢的歌手,用自己攒下来的钱,买实体唱片,买海报;现在的小孩直接点开手机,就可以为自己喜欢的歌手打榜、投票、买周边、刷数据。

这种支持歌手的方式,可以说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之前,有某流量明星的粉丝发出灵魂拷问:周杰伦真的很火吗?他连微博都没有,在微博的数据,更是查无此人。

还有前段时间,另一位流量歌手的粉丝,发问:周传雄是谁?他真的火过吗?并不是他们真的无知,而是因为他们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不知道我们当年支持歌手的方式。在他们心里,这种做数据+打榜+买周边的追星手段,已经是根深蒂固了。

也是一位当老师的朋友总结的,用金钱+时间成本,来支持喜欢的歌手,我觉得很到位。

他们觉得,一个明星在微博有着漂亮的数据,在音乐平台刷出几千万的播放量,就代表着他可以一统江湖。

没有这些,你说再多也没有用,他们不认。

我们当年的买CD,买海报的行为,在他们眼里已经“过时”;而他们热衷的打投、刷买唱片,我们也觉得比较幼稚。这两种行为和心态的不兼容,再加上歌手本人也有着不小的差距、差异,看上去就像是两个圈子,两个世界的人。

3、歌手自身的实力水平

最后,来讲讲歌手本身的问题。

本质上来讲,歌手以及作品,也是一种商品。他们卖的,是自己的作品,以及对作品的诠释。

你歌好听,唱得好;我作为听众,我愿意花钱。这是一个良性的市场。

但是现在,因为种种原因,很多不具备歌手素质的艺人,以及作品,也有了极大的市场。

根本原因,还是我刚才说到的那个问题:歌手,以及作品,本质上还是商品。他们的目的是赚钱。

所不同的是,我们那个时候,歌手赚钱,卖的是作品、演唱;而现在的很多所谓歌手赚钱,卖的是脸、人设。这叫本末倒置。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市场。

我们那时候连手机都没有,有也是那种翻盖机,别说网络,玩个贪吃蛇都费劲;现在不一样,小孩子下课拿着手机就打王者开5黑了。网络这么发达,他们获取资讯、信息的渠道,方便、快捷了太多。

这些还在学校的小孩,另外两个特点是:不知道什么叫包装,爱跟风。

在这种条件下,娱乐公司造出几个,有符合小孩预期的人设,颜值出众的明星,实在不要太容易。

其实包装造星这种事一直都有。在我小时候,我也有喜欢的“流量明星”。他会唱、跳、rap、篮球。

一看这几个标签,大家都知道他是谁了吧?没错,他就是……

潘玮柏。

但那个时候,市场还是良性的,即使是包装,自身条件也得过硬。

而现在,这些在校学生,随时随地拿出手机就能支持自家爱豆,来钱来得那么快,娱乐公司还会让这些包装出来的流量艺人去打磨自身的唱功吗?

唱功没有了,创作也是一言难尽。

大家总说,现在好听的歌越来越少。偶尔有些好作品,还是出自当年那些人之手。

其实,有潜力的年轻创作者有很多,但他们没有那么广阔的渠道,让大众注意到他们。

而这些批量制造低质流量歌曲的创作者,恕我更愿将他们称作:音乐行业的投机者。

既然这首歌XXX唱了就有人买单,那如果你是创作者,你是更愿意花时间,打磨一首好作品呢?还是写首歌,赚了钱即可呢?

最后,欢迎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

有一次我在听《北京欢迎你》的时候,我曾想:如果将来再有一天,我们再举办奥运会,或是什么其他盛事,请群星来演唱歌曲,新生代的歌手能占到多大比重?哪些人有这个资格?

关于作者: dition

更懂你的麻辣娱评,超新鲜头条娱乐新闻

为您推荐